“就划了个口子,晚一会也不会有事。”
见着小杨的馋样,炊事兵只好大声叫着张桂芳护士过来,这才将方型的罐头撬开。绿色的罐头里装的全是饼干,只剩下三分之一。炊事兵自己尝了尝,确定没事才挨个分了一些。小杨吃着惊呼,“这这这,”他用能动的右手指着锅里的糊糊,“鬼子吃的东西,和咱的味道差不多啊。”
小马也在聚拢的士兵中,他吃了饼干就开始嚼熏肉,“鬼子的齁甜,不比咱们的好吃。”
小杨忍不住点头同意,他看向罐子里的长方形松脆饼干,“好嚼不好带,”指甲弹上包装铝罐,“这么个玩意又大又占地方,还是咱们的一号粮好,轻便小巧,实用还顶饱。”
小马也一副自己人最牛的表情,他看向炊事兵,“吴班长这么厉害,怎么不早把一号干粮拿出来?”
炊事兵给自己盛了一碗干粮糊,“我们班长要是有这个本事,肯定不会藏到现在,听说这个一号干粮,是队里其他同志研发的。”
“哪个同志?”小马左边的牙齿嚼累了,换到右边继续嚼。
“新加入的乌麦同志,”炊事兵同样一口不剩,他看向周边的同志,“通讯员让我收集你们对一号粮的表现和意见,到时候他会带回去给班长。要是合适,班长和乌麦同志会做改良。”
小杨率先举起了手,“我有意见,都挺好,就是分量小。”
张桂芳提着医药箱跑了过来,一眼就看见了受伤的小杨,她快速按下还在抻脖子想追加一碗的伤患,“杨同志,你能不能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
小杨抬起胳膊,“我现在就在注意啊,”他撩起衣摆,露出肋骨分明的胸腹,“吃饱才能身体好,吃饱才能更有力气打鬼子。”
张桂芳诧异,忽地将小杨的手用力按住,“干什么杨同志,”她撇过眼神,从药箱里拿出剪刀和止血绷带,“先……先处理一下你的伤口,杨同志你不要乱动了。”
临城。
元之荞的矿石收音机生意不大,每天最多只卖五、六台这样,从爱图便宜的老头老太太入手,事情竟然进展得还算不错。
数量少,主要因为两个徒弟的手艺还没上来,元之荞想把自己做的拿出去卖,但两个徒弟坚决不同意,说元之荞做的都要留在队里自用才行。
元之荞觉得这两人比自己还要像小孩,只好遂了他们的想法。
卖出的钱元之荞没有收,全部一起买了粮食,送到吴班长那里去。
在临城的第八天,包装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开始正式进入投产环节,而姜昔莹的伤也无大碍,只需接下来静养便好。元之荞欲告别吴班长,启程回山俞,然后再将临城的生意模式套到山俞,继续开展卖收音机买粮食的行动。
“小荞啊,”吴班长从粮食收购厂回来,刚搬了百来斤的大米,还未换下满身是汗的衣服,就着急地过来找元之荞,他眉飞色舞地表示,“咱们的战士说一号干粮很不错,但前线的医护说战士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夜盲,希望能给他们补充维生素,所以医护专门问了,能不能让咱们想办法在干粮里加点水果之类的东西。”
元之荞听了有些为难,想让水果拥有更长的贮藏时间,通常来说有两个方法,一是做成果干,二是做成罐头。但无论哪种方法,都会造成维生素的流失,尤其是溶于水且不耐热的维生素C。
夜盲症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但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在肉蛋中含量较高,然后才是蔬菜,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同样不好做长期保存处理。
元之荞轻抿下唇,“如果有条件,还是吃新鲜易得的水果比较好,例如苹果,”她脑中思索其他办法,“最好的解决手段是制作口服营养剂,但我们没有可匹配的硬件设施进行生产,”元之荞微微皱起稚嫩的双眉,看向吴班长,“这样吧,我再想想,或许还有别的方法。”
“那就留下来想吧,来来回回跑也不方便。”
元之荞犹豫一会,还是同意了,她找上李成,拜托他给孙老师发消息,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但她们会晚一段时间回去,麻烦孙老师转告元善和梁桦,也让他们不要担心。
李成这段时间都在废品回收站门口零售矿石收音机,不仅被附近的大爷大妈们相中,还被当地的地痞流氓相中了。幸好李成拥有实战经验,今日一对多不仅没输,还完好无损地带着剩下两台矿石收音机跑了。
“你小子给我等着,我们上头可是有军阀的人,惹了我,我让你在这一带都混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