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叫粟米,禾本科植物粟子的种子,有健脾和中、益气补肾的功效。”苏粟手里握着一根小米穗,对着镜头给直播的观众解说着。
可底下滚动的评论的关注点却不在小米上。
“博主真的是农大高材生?”
“博主真种地?别不是作秀吧。”
“博主这么漂亮会种地?”
“博主的名字叫马背上的西米苏,是不是就是马背上的粟苏?”
“真名是不是叫苏粟?”
“真名是不是叫苏粟?”
“苏粟?”
“苏粟?”
......
看着已经歪楼的评论,苏粟无奈地望向窗外的烈日晴空。
她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家务农,毕竟作为一个农大毕业的大学生,种地确实算得上专业对口。
苏粟家有个千亩农场,涵盖了草场500亩、果园百亩、种植区百亩、蔬菜大棚百亩以及牛羊马猪几百头。作为独生女的她来说,也算是家大业大有家业要继承了。
况且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她无拘无束惯了,确实不太想坐在办公室里,所以在老父亲苏青林的强烈支持下,毕业后她直奔家乡山头,目前已经三个月了。
但毕竟苏粟是一个5G时代的新青年,在网上时不时就会看到“逃离北上广、回归大自然”的热词,于是突发奇想利用网络记录日常生活。
一方面聊以解闷帮助家里推广售卖农牧产品,以此打开销路,另一方面她想建个“世外桃源”引流大城市观光旅游,当然这个想法只是在脑子里有个雏形而已。
可眼见着视频也发了近两个月,直播也快一个月了,为数不多的那几个陌生粉丝不是嘲讽她作秀就是质疑她造假,偶尔有人进来直播间更多的也是关注她的长相、她的年纪、她的学历,除了农牧产品。
恰巧她妈妈徐长青女士电话叫她,苏粟不理直播间零星几个人,急急忙忙断掉直播。
“嘿嘿,老妈,有啥指示?”苏粟边接电话边起身。
“你在家干嘛呢,送几个西瓜来,这天太热了,拿到阳光房,给大家切点吃。”徐长青声音干脆。
现在农村不像以前凡事需要人工,基本都是机械化,特别是苏粟家这种大面积农场,丰收的季节,苏粟每天的工作就是跑跑腿打打杂。
苏粟用布袋装了几个大西瓜,又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拔腿出门往电瓶车边跑,刚一摸到车把手就被烫的一哆嗦,她拽了拽衣袖遮住手握住了车把,一溜烟开出去。
等到了阳光房,徐长青看着全身上下捂的只露俩大眼珠子女儿,嫌弃的眼神溢于言表。又看了看她手里拿着的几个西瓜,拔高声音,“刀呢?”
苏粟太熟悉老妈的语气了,这是要发火的前兆,连忙飞快地小跑着回去取刀。
徐长青看着跑的像只兔子的自家闺女,被气得是直叹气摇头。
边上的长工见状跟着唠嗑:“她大婶,这咋还叹上气了呢!”
徐长青摘下手套,接上话:“这丫头忒让人操心,当初读大学选专业非得要学个农学,你说学个师范、学个临床的,不比这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这毕了业非要回来种地!他爸就惯着她,这爷俩非把我气死不可!”
长工A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务农发家致富的大有人在,你们这不是现成的活例子嘛。”
长工B出声安慰:“是呀是呀,现在的孩子能返乡回来的有几个,我看这孩子有前途,有知识有技术还知道用直播引流,多好呀!”
长工C附和:“就是就是,模样长得也好,我要有这么个大闺女得美死。”
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可这天越聊徐长青火越大,长得好看有啥用,回来种地没个正经工作,这找对象都费劲!
还没顾上再抱怨,八卦主人公骑着个小电车不着调地又回来了。
“大家伙儿都歇会吃点西瓜。”徐长青转移话题,招呼着大家。
苏粟停下车拎着刀和果盘跑向人群聚集地。
这次她学乖了,很有眼力见的进棚直奔西瓜,利落地切好端过去,又拿出湿纸巾分给大家。
人群们直夸“这孩子心真细”。
实际上平时他们真没这么讲究,都是脱掉手套直接吃了,可架不住孩子热情,他们也就是顺手接过来擦擦。
等大家吃好歇足后,开始忙碌着干活,太阳也有点要西沉的意思。
苏粟将手机放进支架里打开直播,边清理垃圾边看着直播间的数据,见人数就是零星几个,也没在意,继续低头收拾垃圾。
等一切收拾妥当她摘下帽子遮面当扇子扇风,这时直播间进来了一个叫“秋天的果实”老朋友。
要说老朋友吧也不太对,因为这个“秋天的果实”从未在直播间刷过屏,但是“它”又是第一个关注自己的陌生人。
毕业后她每天都在摆弄手机发Vlog视频,正被老妈吐槽不务正业。
的确,看着那几个熟人粉丝,苏粟有点气馁,不是没打退堂鼓的。
恰巧那个时候“秋天的果实”关注了她,对她的视频点赞收藏但从未评论。
苏粟还好奇地点进“它”的主页浏览过,只有些风景视频,IP地址总在变,排除了熟人的可能。
这对苏粟来说绝对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可以说“秋天的果实”是陪着她一路走来的,虽然这一路也仅仅只是58天而已。
苏粟看见这位老朋友很兴奋,热络地打着招呼:“我的铁粉上线了!Hello,秋天的果实!”
秋天的果实一改往日高冷,竟然发了声。
秋天的果实:西米苏,你会骑马吗?
苏粟没想到“它”会与自己互动,放下帽子来了兴致:“当然!我可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语气说不出的得意自豪。
秋天的果实:你的IP在内蒙古,是蒙古族吗?
苏粟老老实实回答:“是哦!但是不会说蒙语,只会骑马。”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苏粟的奶奶是纯蒙古族,还会说蒙语的,但到她爸爸这就汉化严重断了层,致使苏粟也不会。
实际上在直播间里这些问题总会被问起,苏粟平时都不会太答,并不是她高冷,因为总有杠精抬杠质疑她。
但她对“秋天的果实”有滤镜,自觉是铁粉,肯定不会有抬杠。
果然“秋天的果实”只是打出了一个“哦”字,并没有多说什么。
直播间开始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苏粟偶尔会得到几句“美女真漂亮”的夸奖,再无其他。
而这时,苏粟收到了一个嘉年华,这是她直播以来收到第一个“贵重”打赏,也是唯一一个打赏。
她一时没反应过来,就看见直播间里被刷屏,“哇,嘉年华!”
“哇,嘉年华!”
“哇,嘉年华!”
“土豪,请关注我!我也想要嘉年华!”
“土豪,请关注我!我也想要嘉年华!”
“土豪,请关注我!我也想要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