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王府,玉茗堂。
烈日西斜,几缕光越过窗洒在书案上,尚好的宣纸上是一行端正的楷书。
“渡凌带你去了何处?为何不曾与我说过……”
贺扶盯着自己的笔墨看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它拿起折地方正放在一边,重新拿出一张纸来。
他提笔又写:“可还安好,何时归来?”
这次,他看的时间更长了些。
良久,他又一次拿起纸将它折起来,一转头,被他折过的纸张竟已经堆成了小山。
他一愣后叹了口气,这未免有些太过浪费了……
正当他思索这些废纸如何再次利用的时候,一抹白色的影子从窗外飞进来,轻轻落在书案上。
贺扶上前去看,那是一只信鸽,脚上还绑着信。
莫不是温余……?
带着隐约的激动,他将那信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信上是他熟悉的小楷。
“怀剑镇有疑案,蓁与嘉亲王圣阳郡主共同查探,案件结束后归。贺大人莫忧,一切安好。”
看完信,贺扶心中那一丝闷意也被一扫而空了,他唇角渐渐勾起一些弧度来,隔了许久后才将这封信收好,放在博古架上。
之后,他又独自坐了许久,等到日头彻底落了下去,燃了灯才唤来启蛰。
“大人何事?”启蛰额上还带着汗,看来方才是在练剑。
贺扶竟少见的没有注意到那几滴薄汗,而是笑道:“去拿些针线来,还有先前师父带来的浮光锦之类的布料都拿来。”
启蛰有些诧异:“您衣裳破了吗?送去锦绣坊补就好,不必您亲自动手的!”
贺扶摇头道:“并非如此,你去拿就好。”
自家大人吩咐,启蛰自然是要去办的,只是他着实不知贺扶要做什么,好像自从崇安一行后贺扶就变得怪怪的,不是买一堆吃食就是时不时的笑,像是被灌了迷魂汤一样!
莫不是鬼上身了?
启蛰狐疑地将贺扶要的东西拿来。
“好了,你先去休息吧。”贺扶似乎心情很好。
启蛰更奇怪了,他转过身一步三回头,终于在他出门前贺扶叫住了他:“对了,近来怀剑镇可有什么案子?”
启蛰略一思索,“怀剑镇?好像是丢了几个尸体,霁尘君也有去查。”
闻言贺扶点了点头,“好,你去休息吧。”
启蛰出了门后躲在窗边,偷窥屋内贺扶的动作。这还是他第一次做这么冒犯的事情呢!
毕竟这贺扶的行为实在太奇怪了!
启蛰用手扣着窗框,只见屋内灯火下,贺扶在一块绸缎上画了几笔,然后拿着剪刀剪开。
之后一阵忙活,终于做出了一个雏形。
像是一个绶囊,他做这东西干什么?
启蛰又凑近了些。
灯下的贺扶极其认真,甚至没有注意到窗外还有一个人在偷看。
桌上的烛火越燃越短,贺扶将那绶囊做好就已经是后半夜了。
启蛰在外看得是昏昏欲睡,听到屋内有了动作后猛得惊醒。
贺扶正拿着绶囊在身上比比划划,良久才满意地点点头。
疯了疯了,彻底疯了!启蛰眼睛瞪得老大,那可是浮光锦啊!价值千金!贺扶竟拿它来做绶囊?
暴殄天物啊!启蛰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家大人好像真的疯了!!!
……
“那位公子没有回来吗?”
王室的身份太过惹眼,尚卿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温余要打听他的下落就只能唤他公子。
小厮疑惑道:“那公子不是同姑娘一同出去了吗?他没有回来啊?莫不是他也失踪了?!”
见小厮吓得不轻,温余立刻安抚道:“没有没有,他有些事情会京了,我就是想问他有没有回来留下什么东西,没有就算了。”
送走了小厮,温余才缓缓在亭中坐下。得知自己家女儿有可能是被旁人拿去配了冥婚,灵堂里的杨老爷哭得更伤心了,声音透过灵堂在厢房都听得十分清楚。
圣阳被吵得头疼,只好从房内出来和温余待在一起。
“吵死了!”圣阳恼道。
温余托腮看着她,“丧女本就很痛苦,又得知女儿死都不得安生,不难过才不对吧?”
圣阳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远方的月亮。
不知想到了什么,温余轻轻叹了一声。
圣阳回头:“你叹什么气?”
“因为那些女子。”温余心中有些闷闷的,今日在那些被盗了尸体的家中一个一个探问,越问她便觉得心中发冷。
那些女子,都是父母、夫家眼中的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但这么多的头衔里竟没有一个是她们自己。
赵家对面的那一家人,那位夫人为了给夫家传宗接代,一共生下了五个儿子,六个女儿,甚至最后连死都是为了生子,可能她的夫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