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周惠江宴请周惠泽小聚,席间有郑如杰作陪。
郑如杰爱玩、会玩,他平日里吃遍了会京的酒楼,今日的宴席就是他一手操办的。他特地挑了这家临水的酒楼,他把周惠泽安置在靠窗的位置,这位置观景极佳,窗户开得大,栏杆低,开了轩窗,俯视间便是临水照花,清风入怀。
“你我兄弟二人早该一聚,我念着四弟的伤势需要静养,加上前些日子迎皇姐回宫,故耽误了些时日。我自罚一杯。”周惠江道。
“皇兄哪里话,该是臣弟先去拜访皇兄,养伤耽误了,皇兄莫怪。”周惠泽端起酒杯起身敬酒,“还要劳烦郑学士作陪。”
郑如杰忙起身回敬:“雍王殿下客气,您是太子殿下的兄弟,就是我郑某的亲故,何来劳烦一说。”
周惠泽看着郑如杰喝了酒,才浅抿一口:“我刚回会京,诸多事情不懂,以后还请皇兄和郑学士多照拂。”
周惠江为周惠泽夹菜,俨然一副体贴兄长的模样。
“臣弟幼时顽劣,总喜骑马、上树,有一次爬树下不来,挂在树枝上,结果树枝断了,正巧皇兄路过接住了臣弟。”周惠泽抬眼看向周惠江,目光又落到他的右臂上“那时皇兄为了接住我,折伤了右臂,皇兄待我极好,我都记得。”
周惠江夹菜的右手顿了顿,随即挥袖笑道:“那时四弟也挨了训斥,但担心我的伤势,还跑到祠堂跪了一夜为我祈福。”
他们兄弟二人幼时确有此事,周惠江那时伤了右臂,以致后来不能提剑练武,所以他的贴身侍从都是郑广元为他精心挑选的武士。
郑如杰看他二人兄弟情深,轻咳了两声,忙站起身招呼他们喝酒。
酒过三巡,周惠泽微醺,他有些站不稳,靠着窗子吹风。
郑如杰踉跄着步子凑过去,举着酒杯挤到周惠泽身侧,他胳膊肘一拐,险些把周惠泽挤出栏杆,周惠泽步子一歪,倒回桌前。郑如杰扶起周惠泽,邀他到窗前赏月。
周惠泽在郑如杰的搀扶下来到窗边,还未看清夜色中的明月,水中的月亮先碎了。
碎月化成水花,向四周炸裂迸溅,水中飞冲起三道黑色身影。
见周惠泽后退两步,郑如杰也吓得失了魂,忙甩开周惠泽的胳膊,连滚带爬躲到桌下。
一个黑衣人被周惠泽掀桌挡住,另一个黑衣人则企图背刺周惠泽,周惠江原本以为这是郑如杰的安排,却见有一个黑衣人剑指自己,而郑如杰躲窜不及,便恍然这三个黑衣人来路不明。
周惠泽踢起木凳,借着木凳的力量,踢破了面前黑衣人的脑袋,躬身让背后的黑衣人刺了个空,他拾起被踢破脑袋的黑衣人的剑,翻身刺死了他的同伴。
周惠江被另一个黑衣人逼到墙角,剑声划过他的耳边,冷汗浸透了他的脊背,在他闭眼间,剑声戛然而止。
“雍、雍王……血、是血啊!”听到郑如杰声音哆嗦,周惠江才敢睁眼。
周惠泽捂着胸口,鲜血顺着他的指缝漫延整个手掌。他另一只手握着剑,剑身贯穿了黑衣人的喉咙。
“四弟!”周惠江慌了神,从周惠泽身后爬到他面前,帮他捂住伤口,“快!快去最近的医馆!”
“太子殿下!”郑如杰刚想说些什么,周惠江早已扶起周惠泽,踢开了厢房的门。
郑如杰本奉父亲郑广元之命,助太子除去周惠泽,谁成想冒出三个黑衣刺客,本以为可以丢下周惠泽一走了之,让他自生自灭,没成想周惠江是个念旧情的主,周惠泽从绊脚石成了救命恩人。
周惠江扶着周惠泽上了马车,他怕周惠泽睡过去,一路上喊着“四弟”。周惠泽靠在马车窗边,昏昏沉沉地回应道:“皇兄没事就好。”
“今日与皇兄小聚,本该是件高兴事,偶遇刺客,实属意外……”周惠泽捂着伤口缓了口气,他看向周惠江,“皇兄,今夜之事,不宜惊动宫人。”
“四弟所言极是。会京进了刺客,目标是东洲皇室,此事不宜惊动父皇和太后。”周惠江心中舒了口气,他正愁如何开口让周惠泽保密,没想到周惠泽主动提起此事,他不禁暗叹周惠泽识大体。
郑如杰平日里就混迹勾栏酒楼、烟花柳巷,周惠江与郑如杰走得近,不少言官早有微词,若是被朝臣知道,他与郑如杰宴请雍王,雍王反被刺客重伤,他与郑如杰都少不了责罚。
“太子殿下,刺客是冲着您和雍王来的,理应查清刺客的来路。”郑如杰半天才缓过劲来,出声道。
周惠江与郑如杰常年出入这家酒楼,今日本欲趁周惠泽醉酒,让他溺死水中,二人也好推脱,本来志在必得,二人都未带太多随从,没想到有刺客趁夜潜入水中。
郑如杰回忆着刺客的特征,突然一拍大腿,“太子殿下!圆日!云彩!”
“中都军旗!”周惠江反应过来,那被周惠泽刺死的刺客颈侧有块刺青,刺着中都军旗,他惊得差点起身。
“会京城外近日聚集了一批中都流民,定是他们怨恨东洲未能挽救中都,所以潜入会京刺杀皇室呀!”郑如杰下了定论,周惠江也对黑衣人行刺的目的深信不疑。
“查!严查会京城内外的中都旧民,切忌打草惊蛇。”周惠江想起来仍然后怕。
“皇兄,”周惠泽声音微弱,出声时握紧了周惠江的手,“依臣弟之见,并非中都流民所为。自从中都之战后,会京城门盘查严密,中都流民无法进入会京,今日的刺客对酒楼地势和皇兄行踪如此熟悉,恐怕在中都灭国之前就来到会京了。”
“中都灭国之前便与东洲往来频繁,会京也有不少中都人定居,雍王殿下的意思是要重点盘查城中的中都人。”郑如杰思索片刻,“城外那批流民确实老的老、病的病,我看他们也没本事翻越会京城墙。太子殿下,我觉得雍王殿下说得有道理,此事绝非流民所为。”
周惠泽道:“臣弟在中都十年有余,深知中都人的秉性,中都流民大多是纯良妇孺,不如由臣弟劝说他们返回。”
周惠泽转向郑如杰,嘱托道:“郑学士,盘查城中中都刺客的事就请你代劳。此等要事,交予你,皇兄才能安心,我这个做弟弟的,也能放心。”
中都刺客一案在场三人,郑如杰是周惠江的亲故,深得周惠江信任,事关自己的安危,周惠江本不欲周惠泽插手,于情于理都会安排郑如杰调查中都刺客一事,周惠泽也不邀功,反而揽了件遭人唾弃的差事,再顺手推舟奉承郑如杰一番,郑如杰觉得自己受了重视,周惠江也觉得周惠泽懂事。
周惠江点头,默许了周惠泽的提议。
所幸到达最近的医馆时,周惠泽神志尚且清醒,伤口极深却没有伤到要害。
大夫诊治完,便在屏风后为周惠泽敷药、缠纱布,周惠泽疼得啧声,周惠江闻声望向屏风,瞥见周惠泽劲瘦瓷白的脊背上有陈年的旧伤,他右手转动左手的玉扳指,心里像挨了闷棍,五味陈杂,很不是滋味。
“四弟,皇兄没有护着你,皇兄对不住你。”周惠江隔着屏风道。
“小时候是兄长保护我,如今我长大了,也能保护兄长了。”周惠泽动作大了便会扯疼伤口,他只能微微侧头。他看不见周惠江复杂的神情,一如周惠江也看不清屏风后的他。
“我们是兄弟。”周惠泽补充道。
周惠江有一瞬的恍神,仿佛兄还是兄,弟还是弟。
***
“这位大人,殿下不在,您有东西可以交给我,我转交给殿下。”长岁拦着秦平良,不让他靠近周惠泽的卧房。
周惠泽今日寅时才回府,长岁见他两鬓布满细汗,捂着胸口便知他有事,却不敢多问。
周惠泽本不欲吓着长岁,便自己换纱布,但长岁见房内久未有动静,也不见光亮,担心不已,便轻叩门锁询问。
周惠泽唤他进来。
房内的灯盏没有点上,周惠泽面朝窗外,背对着长岁。
长岁借着月光看清了地上染血的纱布,也看清了周惠泽背上的旧伤。他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却还是故作镇静绕到周惠泽身前,接过周惠泽手中的药瓶,为他上药。
“害怕?”周惠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