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明月楼 > 第16章 蒲团

第16章 蒲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虞静央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她在宫中居住的几日里,父皇吩咐不让任何人来打扰,目的无非是断绝她与坤宁宫起冲突的可能,也正是因为圣谕在前,她始终没有与关后有过正面交锋。

如今看来,关氏是等不及了。

虞静央暗暗冷笑,合上那放置凤钗的锦盒:“皇后美意,本宫心领了,当亲自入宫谢恩才是。”

---

乾安宫偏殿,御医正为萧绍包扎,无人多话,只有前殿屏风外的锦靴脚步声远了又近,一听便知焦躁。

手臂上伤口的血总算止住,萧绍坐在榻边一言不发,连眉都没皱一下。

虞帝终是忍无可忍,大步流星绕过屏风进来,骂道:“不知轻重的笨小子!”

萧绍依旧没说话,绷着脸活像头倔驴,虞帝见状怒火更甚,绕着他疾步转了半圈:“朕让你跟着税务司清点财政之事,谁让你去追查罪臣的?是把自己当廷尉了不成?!”

安定的环境里易生蛀虫,外事司贪墨被人告发后,朝廷派人前去清查,最后竟从下属的一个小吏府上搜出上万两白银。此事一出举朝皆惊,好在人赃并获,也没有牵扯太多利益相干。

虞帝有心让萧绍在文治上历练一番,虽知把他放在廷尉府更合适,却不愿他卷进朝堂上那些势力纠葛,于是就命他随税务司办事。谁知他不识苦心,最后还是进去横插了一脚。

天子盛怒之下,萧绍分毫不畏惧,直言道:“陛下命臣协助税务司清算赃款,既是清算,自当先查明真正的来处,那笔银两从宋主簿府上搜出,实际主谋定然另有其人。陛下明明看得清楚,又为何要阻拦臣?”

“主谋主谋,朝堂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力纠缠何其复杂,既然赃物已经找到,刨根究底去寻那背后之人有何意义?”

被他一顶撞,虞帝更是怒极,恨铁不成钢道:“若朕像你一样较真,你信不信,明日朝中便无人可用了!”

听他这样说,萧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却不肯屈服,看着虞帝:“陛下早就知道,此案与士族脱不了干系。”

因为贪污了大量官府钱财,昨日宋主簿在狱中畏罪自尽,此案只有就此了结。可主簿之职品级低下,远吞不下那样巨额的一笔赃款,背后必有主使。为了揪出此人,他动用亲卫追查,在与死士交手时不慎负伤,就在他想要继续追时,却被皇宫来的人强行截停了。

陛下不是不懂此案背后的猫腻,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虞帝有千言万语堵在嘴边,最后看着他手臂上那道伤口,气也消了,只化作一声复杂的长叹。

“继淮,水至清则无鱼。”他道:“士族,对大齐来说是隐患,却也是面坚盾。皇家与他们相安无事,朝廷和江山才能安稳啊。”

大齐立国不过二十载,与外患相比,内忧微不足道。士族势力强大,偏偏又与皇家相辅相成,使皇权既忌惮他,却也不可避免地依赖他。这样微妙的关系,且又关乎国本,注定无法快刀斩乱麻地解决。

但是,无法大动干戈,适度敲打有何不可?继续这样纵容妥协下去,岂不是助长士族门阀气焰,使其愈发不知天高地厚?

萧绍入朝多年,那些尔虞我诈的争斗之事也看了个七七八八,却始终无法对虞帝的做法有所认同。他没有多说,只道:“臣明白了,不会再插手此事。”

虞帝怎会不知他心中想法,千言万语堵在了嘴边,最终无可奈何道:“你还真是和你母亲一模一样。”

萧绍之母陈夫人少时与虞帝一起长大,就如兄妹那样亲近,早年虞帝起兵攻打旧朝,落难垂危时幸被陈夫人所救,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陈氏性情豪爽活泼,看似不拘小节,骨子里却是个固执又较真的人,眼里容不得沙子。萧绍是陈夫人留于世上的独子,不了解的人或许不清楚,可虞帝看着他长大,最知道他那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

他的母亲已逝几年,萧绍默了默,留下一句:“也许吧。”

御医已经包扎好,他站起身,拱手一礼:“天色不早,臣先告退。”

---

公主玉驾停在坤宁宫门前。正殿,关皇后坐在主位处从容饮茶,早已等候多时了。

殿门关上,光线变得微暗,宫人悉数退下。虞静央面上笑意褪去,也不再客套什么:“皇后费心引我过来,不知是有何事?”

“无事就不能见一见了吗?三殿下……”

她说话不客气,关皇后更懒得虚情假意,说到一半忽又中断,掩唇轻笑:“本宫当真有些苦恼,现在究竟该称你什么。三殿下,还是南江储妃?”

关氏这样说,无非是想让她堵心。虞静央没有遂她的意,嘴角冷冷翘起:“不如皇后去询问父皇,想来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