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四眼井巷的卢娘子 >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打秋风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打秋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个月后,郑家的案子判了。

犯过事的男子依着罪行判了,该流放的流放,该监禁的监禁。

郑家女眷和十二岁以下的孩童被解了锁链,请出大理寺的监牢。

狱卒将郑老夫人送出门外便回去值守了。

郑老夫人在长孙媳崔氏和次孙媳赵氏的搀扶下,两年后重新站在了太阳底下。

坊市还没开门,清晨的街道空无一人。

李蝾从远处打马而来。

看到郑老夫人,他下马抱拳道:“伯母,赵家在城外有一处院落,前几日赵夫人派人送了房契来,说可借郑家暂住。”

郑老夫人看郑怀章没有等在大理寺门口,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如今听是赵家收留,转头看向次孙媳赵氏:“等咱们缓过这口气,该好好谢谢你母亲!”

赵氏紧紧抿着嘴,不经意之间已经泪流满面。

两年了,赵家无人来看她,可她心里明白,自己的爹娘是在意自己的!

孙媳崔氏忍不住问李蝾:“崔家没人来接我们吗?”

李蝾面露尴尬。

他第一个就是派人去的崔家。

可崔家家长避而不见,只派了旁支的弟兄出来,略说了几句崔家如今不若往昔,有心无力就将人请出来了。

郑老夫人心中有数,把话头差了过去:“李大人,多谢你,我们这就往城外去。”

李蝾看郑家这一家老小,心中不忍:“我去给伯母雇辆车来。”

坐上去城外的马车,崔氏忍不住抱怨:“那卢氏也不来迎一迎祖母,真是......”

郑老夫人荣华一生,如今老了,反倒去了城外,借住亲家的房子,如何不心中郁闷?

听见崔氏的话,她怒道:“自家败了,就别惦记那起子不忠不孝的人了!好好教养膝下子女,未必没有咱们出头的一天!”

一直沉着脸想心事的赵氏听见“出头”这两个字,突然心有所动,想到她也是赵家精心教养的女儿,风光了半辈子,居然到头来要娘家帮扶,心中酸楚,恸然哀戚地哭起来。

身边几个年岁小的女儿儿子,想到家族破落了,以后再也没有丫鬟仆妇伺候,也没有精美的衣裳穿了,也跟着一处戚戚然哭起来。

郑老夫人想斥责几句,张了张嘴,还是由着他们哭去了。

又过了一个月,天气暖和了些的时候,卢家的大门被敲响。

卢娘子在炕上躺了两个月,卢六求了钱太医来诊脉,说她可以每日在院中慢走一炷香的时间。

半个月后没有不适就可以正常出门了。

她正走着,听见敲门声,让叶儿去开门。

叶儿如今身量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梳着短短的双环髻。

她蹦跳着走到门口,开门前不忘问:“谁呀?”

门外柔柔低低的一个声音:“我......我是郑家玉......”

叶儿扒着门缝,看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子。

她回头看卢娘子。

卢娘子也听见了,她让叶儿开门。

郑家玉进门来,左右看看。

这祖母的院子也比自己落脚的院子大不了多少。

她是个认人能力极强的孩子,一眼就认出了一年不见的卢娘子。

“家玉见过祖母。”郑家玉说着向卢娘子福了福身。

卢娘子开口道:“进屋说话吧,外头凉。”

进了正屋,卢娘子靠着叶儿给搬过来的被子,让叶儿给郑家玉倒杯热水。

郑家玉是赵氏的女儿。

从前与自己也说不上亲厚。

“家玉怎么来了?”卢娘子斟酌着问。

她想着,家玉能来,说明郑家人都释放了。

自己避嫌,也没打听她们如今在何处落脚。

如今派个小姑娘上门,十有八九是有事相求......左右不是什么好事吧......

郑家玉面对卢娘子坐在榻上细细说起来:“我和弟弟妹妹和我娘,还有太祖母伯娘们上月出狱了,如今住在我外祖借的城外的院子里,十六口人住在三间土房里。说来惭愧,刚出狱,大家都没什么银钱,伯娘当了一对银耳珰,换来了这一个月的吃食。可十几口人,这些吃食再要不了几天也就吃没了。祖母让我和几个姐妹来城里求一求各家姻亲,看能不能帮一帮我们。”

卢娘子嘴角噙着浅笑。

她哪里听不明白?

她们刚出狱,身无分文,可年岁大的又拉不下脸来求人,就派了家中几个女儿出来乞告。

“那你们的弟弟们呢?”

郑家玉道:“伯娘给他们买了笔墨纸砚,命他们苦读诗书。太祖母说了,若想家族起复,弟弟们是我们的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