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它们……还挺单纯?
特里斯不由得感慨,神奇道具遭到污染,能力上是可怕了许多,但如果真能与之交谈,意外地不难拿捏?
波吉怎么不会说话?它要能说话也能省不少事。
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遗憾摇了摇头。
该说是污染不足呢,还是本身有缺陷,你当它是尚未开化的野兽,不听话打一顿就行。
西塞尔轻飘飘说。
注意力回到现实,林恩已经一边和自己的道具热烈讨论,一边挪到了另一件拥有明显花纹的展品前,感慨着他两的关系真是不错,特里斯赶忙提足跟了上去。
这里的展品应当都是神奇道具无疑,但是否符合展览主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公爵真会收藏这样的道具?难以置信,这从外观说根本不适合展出。”
就连林恩,逛着逛着,也忍不住发出了那样的疑惑。
“这个展览到底是什么——”
来此的观众似乎都是纯粹看展的普通人,特里斯更为疑惑,但就在他四下观察之时,林恩突然拍了拍他的肩,靠近悄声道:“那里有位教授。”
教授?智慧的神职者?
既然被他特别点出,应当别有深意,特里斯立即回头,就见一个独立展柜周围,站着一位打扮绅士的老者及三个拿着笔和记事本的年轻人。
“它不应出现在这儿,起码应该在博物馆中。”
老者对着展柜满脸惋惜,三人之中的女性见状小心提议:“那位公爵听说也只是个普通的收藏家,要不要试着向他提出购买?”
“他有那么多道具,这件道具说实用不实用,论美观也不算好看……”另一高个子的男青年也低声附和劝道,“或许他愿意出让呢?”
“……”
老者依旧愁眉紧锁,也不知是担忧被拒,苦恼价格还是思考该以何种理由接近对方并提出请求。
特里斯及林恩故作随意地走进展柜,发现里面摆放的,是一块丢失了起码半个部分的方形石板,表面被用力凿刻了一些歪歪扭扭的图案或文字,但乍一眼看去,没有办法解读。
这气息……以及形状,毫无疑问,它正是沃尔登先生卖给自己,结果反被警长买走的那件道具……!
纵使当时全程没能打开木箱,但看到的第一眼,特里斯就无比确信,这就是木箱中的道具无疑。
所以这里的道具都是“门票”?
他再度环顾了一圈四周,突然对这里的道具为何五花八门有了新的理解。
“怎么了?”
林恩见状,一边挑眉一边压低声问,特里斯马上将它的由来及自己对展品身份的理解如实告知,林恩撅着嘴一时沉默了下来,大抵飞速揣测起了公爵公开这展览的目的。
但特里斯,自然对那展品本身更感兴趣。
“请问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他立即甩下林恩,走进那老者小声询问。
“嗯?”老者惊讶地扭头看来,“听你的口气,似乎见过类似的东西?”
特里斯呃了一声,诚实说道:“实不相瞒,我平日的工作和神奇道具交易有关,几天前似乎短暂接触了这件道具,但没能看到它具体的样子,所以一直……有些在意。”
“道具商人……!”
一个年轻人惊喜呼道,立即转向老者提议,“老师实在想要,干脆拜托商人或商会去联系沟通?”
果然是教授和学生?
特里斯顿时放下心,但老者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对学生们的建议给出回应。
“暂时不提那个。”
他低低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特里斯,又转向那石板说,“你也来听听吧,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待所有人都对他投以了关注,老教授才徐徐继续道:“它的名字,是「厄勒尼斯石板」,当然现在,我们更多称它们为「神秘石板」。”
大约七十年前,一个南山地人遗迹被发现于一个叫厄勒尼斯的地区,该聚居地遗址的规模不小,被认为是该地区更远几个小定居点的发源地,出土了不少留存状况不错的文物,让人们对那个过去只存在于诗歌故事之中的流浪民族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比如,他们同样拥有信仰,会定期举行仪式,甚至会用石板将其记录了下来。
「厄勒尼斯石板」,正是该遗迹出土的所有石板的统称,现保存于首都博物馆,虽说它们是仪式的纪录这一观点被广泛接受,但那些文字图案,其实至今还未得到完全的解读。
“我要说的那块石板,正是其中之一。”
老教授缓慢而严肃说道。
“但与其他石板不同,它并不是单纯的仪式记录,它应当是被作为祭品之类,亲自参与到了仪式当中,并受到影响,留下了某种神秘的痕迹。
而这样的石板,不只存在于厄勒尼斯遗迹,在其他地区,其他时间段的人类遗迹也有出现,只是都十分破碎,仅能确认彼此相关而无法解读,所以,被另外冠以了「神秘」之名。”
他伸出手,一边点着石板上方的玻璃一边继续。
“这一块,可以说是我见过的,除博物馆那块以外最完整的了,我确实很想研究它,看看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仪式,跨越了如此长久的时间和地区……
却没有被现代人所认知。”
“……”
老教授最后一句说罢,特里斯只觉脑子里嗡地一响,耳边好似有人在窃语,但听得并不清晰。
西塞尔?
特里斯摸摸耳朵立即呼唤,对方疑惑嗯了一声,而那低沉的一声,仿佛是为驱赶蚊虫而投出的石块,瞬间就让那古怪的说话声消散平息了。
“怎么了?”
西塞尔又问。
呃、不……
特里斯犹豫一霎,忙说,他知道这件道具!
“真令人意外。”
话是这么说,西塞尔的口气却依旧平静。
“继续听听他怎么说的。”
“……但这块石板似乎缺失了最重要的文字部分。”
注意力回到现实,三位学生已凑到了展柜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不过这部分花纹和博物馆那块有些相似?”
“唔,看上去和之前整理出的花纹也有点类似……是八号花纹吗?”
“八号还是十一号?我记不清了。”
“记不清,但都觉得「相似」,没错吧?”
女性学生的视线先是扫过两位男同学,接着像是收到了统一的回答,遂而坚定投向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