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
一声轻唤。
在竹林里待了两天一夜,回来后的小姑娘面貌焕然一新。
卓英静静等待阿豆的抉择,无论哪种都有其道理,无论哪种,她都会给予支持。
“我要再次感应魔气。”
小乞儿的眼中再度燃烧起坚定不移的火焰,将一双黑色眼眸照得明亮而澄澈。若将其当作灯盏,定能在无边的黑夜中照亮前路。
“好。”
面对这般眼神,卓英无需多言。
两人面朝面盘腿坐下,略施小手段,阿豆就再度陷入黑暗。
这片黑雾,她如今也算十分熟悉。
在里头跌倒过、挣扎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藏着阿豆许多不值一提的往事。
曾经焦急过,现在反倒没那么急切了。小乞儿漫步在处处相同的地方,脑海中想着师尊说过的箴言——她说,魔气在每一位打算引气入体的预备修士眼中,都不太相同。
那么自己眼中的魔气应该是什么模样?
魔气、魔气……能让她脱离凡人的领域,也害死了阿瓜。
那么好,也那么坏。
想到这里时,黑雾里忽然下起了雨。
淅淅沥沥的,一下子便带来湿漉漉的潮气与雨水的腥味。
这并不是阿豆见过最猛烈的雨势,却和带走了老乞丐的那场雨十分相似。
老乞丐总和他们两人说,当年要是有这么一场雨,他们三人就不会沦落为无家可归的乞丐。那个时候,分明只要一点点的雨水就好了……
可最终,那滴雨没有落下。
等到他们失去所有,跨越无数苦难,不得不在异乡乞讨为生,反倒有接连不断的阴雨要躲避。对于再无庄稼田地要看顾的他们而言,雨水只会带来刺骨的寒凉与重重困难。
每每遇到乌云漫天的日子,老乞丐都会扬起头颅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又低头长久地盯着身下的泥地,露出两个小豆丁看不懂的表情。
“下雨了,阿姐。”
她屈起手掌,让雨水停留在手心。
冰凉的黑雨又从指缝里滴落下去,隐入地面。
“那年该下的雨,终于下了。”
瞬间,暴雨倾盆。
卓英旁观了阿豆感受魔气的全过程,果真如纪蝉衣所言,身体调养好以后,感知能力也随之提升了几个档次。相比前两回的苦苦寻觅,这次阿豆堪称不费吹灰之力就发现了魔气的踪迹。
雨的意象在修士间不算特别罕见。
但考虑到阿豆的灵根,女修难免觉得前两次的失败都是值得的,小弟子无意中找到了最适合她的魔气显形。
“阿豆,将魔气纳入丹田……大约在脐下三寸的位置。”
蒙蒙中传来师尊的声音,它穿过厚实的雨幕传入阿豆耳内。
原本曲手留水的小姑娘于是松开手掌,从怀中取出一个边角被磕破的小碗,安静地等待雨滴落入其中,汇成一碗浑浊的水。
她扬起头颅将其一饮而下,浑水直直地落进丹田。
细密的雨滴进入体内后宛如由蚂蚁变幻成巨象,一滴水落成一口小湖,一碗雨倾倒下去,激起一条汹涌的河流。
炼化魔气的方法先前已说过,但卓英怕阿豆忘记,一边缓缓地复述,一边引她记住经脉路线。
女修看着弟子一次次地踏入湍急的水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从中舀起一瓢,随后浇入经脉化作的意象——代表其身体的干涸土地。小姑娘一人疲于应对,她便帮忙截断水流,分出流速平缓的浅溪,让弟子能轻松一些。
小瓢每回只能取用一点点水,但这微薄的浑水却扎扎实实地沿着裂开的缝隙渗入到了土块内部。等到这处荒地肉眼可见地吸饱了河水,阿豆才抱着她的小瓢去往下一处干枯的地块。
一路走,一路洒。
她花费许久许久才终于重新走到丹田,把所有的土地都灌溉完毕。
“好。阿豆,睁眼。”
小姑娘应声并睁开眼睛,方才过分沉浸在打水浇地的漫长过程中,她竟已有些不太适应肉眼所见的场景,生出了轻微的割裂之感。先前恢复好的精神又被剧烈消耗到见底,疲累感霎时袭遍四肢与大脑。
“成功就好,既然已能顺利走完一圈,接下去便只剩下重复练习了。”纪蝉衣适时上前,祝贺之余也如医师般叮嘱道,“阿豆姑娘如今仍是凡人之躯,要记得多加休息,免得把刚调养好的身子又弄坏。”
阿豆点点头,早先的急切确实已不见踪影,依言取出宁神丹服用,感受疲惫被渐渐扫除的爽利。
休息之时,卓英抽空对她讲了之后要做的事。
“记下走过的路。”女修简明扼要地道出重点,“我带你走过一遍,接下去就要靠你自己了。凭借自身的力量走完一周,才算是真正引气入体。成功后再稍加巩固,我便教你心法。静心诀非常易于修炼,不必忧心。”
“我明白了。”
稍作休息,自觉已恢复到最佳状态,阿豆又沉进黑夜取雨饮用。
饮下之雨化作滔滔江河奔腾在丹田与经脉之中,她尽力维持住平衡,踏进奔流不息的河川里取水,然后返回去浇地。
取水、浇地、再取水、再浇地……
没有卓英帮忙带路截流,阿豆几次失足跌进魔气化作的洪流中,被强劲的乱流裹挟去极远,又在茫茫荒地里迷失了好几回,还未走完一半就已精疲力竭狼狈不堪。这时阿豆会被卓英揪出来修整一小会儿,恢复之后再进去重复之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