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乱窜”,难怪要拜“阿清公”求心安了......
苏和好不容易,在人群的夹挤间,赶去了卫生所。
这会儿,已有好几个病人等坐在大堂右侧的塑料椅上了。
卫生所两百来平,里外两间,外间是大堂就诊区,内间有五张小病床,供那些轻症的病人输输液、躺一躺。
他见他妈妈就还躺在里间昏睡。而他奶奶早已开始工作,正忙着给个小女孩打退烧针......
他觉得他奶奶也真是了不起的医生啊!
卫生所的医生,这些年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奶奶坚持在这儿待了十五年了。
他每个寒暑假,都会来卫生所给他奶奶打打下手,帮忙干些递递酒精纱布的杂活。
来卫生所的病患,大多也就是老庙街上老老小小的熟面孔,还总笑着叫他“小苏医生”。
每每听到别人这么叫他,他就腼腆的笑,心里却想,他长大一定要跟他爸爸一样,考医学院,做医生。
想到爸爸生死不明,他也很焦灼。
可他知道,妈妈已经病倒了,他不能再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给奶奶添负担了。
不过,他小小年纪,根本不会掩饰情绪,悲伤的表情怎么也藏不住......
这表情也落在了苏若兰眼里。
苏若兰看了看才9岁,就沉稳懂事的孙儿,也很心疼。
她从抽屉里抓出一小把奶糖递到孙儿手里,温声说:“小和,吃点甜的,能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人就不会太难过了!”
“不会太难过?”
苏和愣了一下,见那奶糖,草莓色的粉嫩包装,名字也很好听,叫“乐多多”。
他拨了一颗入口,那草莓香甜混合着浓郁奶香的软糯在舌尖融化时,他觉得心情好像也真的平稳了许多。
他想,他奶奶难道就是靠吃甜的撑起精神的吗?
他看向他奶奶,即便熬了整夜,也仍然把自己收拾得利落整洁,头发梳成端整的矮髻,脸上虽有了不少岁月的痕迹,也仍然端庄秀致。
他奶奶真是个刚强的人啊!就算是得知他爸爸失踪,也仍能保持住精气神。
可他奶奶毕竟也55岁了,清瘦单薄,怎么也经不起这么劳累。
他忙把小米粥倒出半碗,说:“奶奶,你快吃早饭了,别饿坏了!”
“好!”,苏若兰点头,低头吃起小米粥......
这粥熬得软糯,倒很像她这孙儿的性格,温软善良。可也正因为太温软,才让她更难放心,她得尽快赶去印尼找儿子啊......
......
嘭哒......嘭嚓......
卫生所里还算静谧,街中心广场却铜锣敲响了......
谁都知道,这动静,是守庙的“童子”出街了!
镇上的老人大都相信,“童子”能通灵,能传达“阿清公”的神意。
随着一声惊耳的唢呐,只见两名赤膊青年抬着一张长条木凳,摇摇晃晃的从“老庙”中走出。
那长凳漆成大红色,凳面只有一个扁担宽,但那个清瘦的“童子”倒是稳稳站着凳上,双手相握,捏着三支正燃的灰白长香。
“童子”身上穿着粗麻坎肩,额上缠着粗麻布条,满脸抹着鸡血,看不清长相,但能见到“童子”有一双长挑的凤眼,眼神极其漠然.......
今年,天时很糟,干旱、大涝、地震。也就难怪虔诚而无助的人们会更把希望寄托在“阿清公”了!
唉,就是苦了这小童子,也才11岁吧,又要在那长凳上不吃不喝的站上一天一夜了!
苏若兰轻轻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