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过后,紫禁城中又传来噩耗。
原来,瑜妃终于死了。
皇帝说她应该是病死了,但宫中那么多的太监宫女,偶尔也会流传出瑜妃为太后殉葬的消息。
当然,皇帝自己应该是听不到这种荒诞的流言蜚语。
因为太后虽然已经下葬,但是太后之死造成的一系列风波还得皇帝操心化解。
毕竟瑜妃闹了这一出,简直是极大改变了大胤后宫朝廷的格局。
瑜妃死了,但是去太庙召唤先帝并且发动邪术的事情太过离奇,为了大胤皇室的面子,皇帝不得不公开宣布她因病去世,并且给她举办了一个空前盛大的葬礼。虽然瑜妃的死很不体面,但是人都已经死了,皇帝身为天朝皇帝也懒得再身后事上再继续为难她。
至于太庙中发生的事情,皇帝为了堵住当日所有人的嘴,对这些人也是多加赏赐,时时叮嘱。
至于瑜妃宫中伺候的太监宫女,事后要么被皇帝找借口诛杀,要么打发得远远的,一辈子没有什么出头之日。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冤枉的,他们唯一的错误或许就是被主子们安排伺候瑜妃。现在瑜妃闯出这般的祸患,他们没办法却也只能被瑜妃连累。
太后在的时候,皇帝埋怨她,但是当太后走了之后,无穷无尽的悲伤从他心空缺的一角不断涌出。
母亲走了,从此自己即将成为紫禁城中无依无靠的孤儿。
况且,松辽部落又一次入侵大胤,这让皇帝心中更是无比厌烦。坐在乾清宫中,他隐隐约约却生出几分江山不保的恐惧来。
当然皇帝现在已经明白松辽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入侵大胤。毕竟瑜妃和松辽里应外合,先用邪术直接将京城所有人杀死。因此大胤朝廷中枢基本上被一网打尽,这样就没人再管松辽入侵的事情,况且失去中枢的整个大胤,群龙无首极有可能被松辽部落各个击破。
结果,太庙显灵让先帝觉醒出可以痊愈京城瘟疫的异能,京城所有人的性命正好得以保全,皇帝劫后余生自然想到瑜妃一个女人,好端端的怎么会如此,若外面没有人配合着,她就是再心心念念松辽,恐怕也不怎么敢动手。
皇帝明白松辽部落极有可能入侵大胤,提前吩咐守关将士做好准备,这才将松辽入侵的队伍重创。
虽然松辽部落的这一次入侵,大胤应对得不算太差,但整个松辽部落对大胤的野心却让皇帝感到异常疲惫。
想不到三十多年过去了,松辽部落还没有放弃入主中原的野心。只是如今的大胤却也是外强中干,若是真刀真枪对起来,大胤极有可能还是要吃亏的。
发现偷袭还没有占便宜,松辽部落继续排遣使者解释求和,并且说松辽军队在边境或许只是某种误会。对于松辽人的解释,皇帝压根就没有真的相信,只是皇帝现在暂时不愿意把战争扩大,却也只好不得不吃了这个哑巴亏,希望可以尽可能圆满化解这件事情。
至于瑜妃的事情,皇帝对松辽解释瑜妃病故,而松辽人也知道瑜妃是因为什么而死,但迫于双方暂时不愿意彻底撕破脸的想法,松辽却也只能老老实实接受瑜妃之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