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了冯晴菊和英儿之间的事情,太后就指挥着宫女们伺候皇帝安歇了。
听到皇帝匀称的呼吸声,太后才稍微放下心来。
就当太后自己打算上床休息时,门口太监高声喊道:“皇后娘娘驾到。”
太后看了一眼皇帝,犹豫了半响,才肯出去见皇后。
皇后见太后朝她走来,也老老实实给太后行了一个大礼。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见皇后来看皇帝,一边让她起身,一边无奈说道:“这么晚了,还麻烦你过来。”
皇后低头答道:“就是这时候,陛下才安歇了。臣妾不愿意打扰陛下养病,这才现在来看太后您和陛下。”
太后看着皇后一丝不苟的发髻,想到这些年她总是这样端庄持重的样子,心中顿时一黯。
“你和福贵妃果然是我挑的好孩子,只可惜陛下不珍惜你的心意。现在时间也晚了,我正好让福贵妃,祺妃,瑞妃这些人回去了。”
皇后听后,心中虽然有其他事情,但还是温言说道:“娘娘有心了。不知陛下身子好些没?”
听皇后问起来皇帝的病情,太后也顺势说了这些话。
“如今皇帝身子是好多了,只是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也不知道太子处理政务如何了。”
一听太后后面转而问起太子白和都,皇后也是叹息说道:“自从陛下生病以来,都儿最近也是一直都在忙碌。都儿刚刚接触朝政,还不算太熟悉,索性依靠内阁这些大臣,才堪堪把朝政稳住了。现在因为实在太忙,连芊羽怀孕都没怎么看呢。”
太后虽然久居深宫,但她明白太子的资质一般。听说如今太子处理政务,虽然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就是一般般的样子,也是有几分守成之君的模样。
太后明白太子白和都可能天分真的不行,但太后想着虽然白和都自己不行,但他如果多生几个孩子,万一有资质颇为不错的孩子,大胤江山未来也不是那么黯淡无光。
一想起自己的重孙子,太后也急忙问起来太子妃怀孕这件事情。
“芊羽的胎怎么样了?”
皇后听太后谈起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急忙说道:“臣妾一直都紧着呢,自然娘娘不用担心。芊羽为人也是大方得体,如今除了有点担心和都处理朝政过于劳累之外,也没什么不舒服的。”
太后听完皇后的话,并没把事情翻篇,反而接着提醒道:“芊羽这孩子是第一胎,十分要紧。现在她安心养胎,这宫中的琐事还需要你费心了。”
皇后明白太后的好意,最后也答应了。
“娘娘的话,臣妾一直都记得。”
过了一会儿,太后才感慨道:“事到如今是我对不起你啊。”
皇后听后,并不觉得轻松,反而更加谨慎了许多。
“娘娘言重了,要不是您一直护持着臣妾和和都,臣妾坐不稳这个后位。”
也许是年纪大了,太后居然和皇后絮絮叨叨起来一些之前不为人知的秘闻。
“可惜我斩草不除根,让这贱人的妹妹活下来了。这贱人勾引先帝让先帝昏了头,结果她妹妹还继续迷惑皇儿。虽然我最后趁着那贱人生老四的时候,出手了解了她,但最后还是让你蒙受了不白之冤。”
听了太后的这些话,皇后自己倒是觉得无端的讽刺。其实皇后性情淡然,对皇帝之前爱恋四皇子母亲万梓柔并不是太在意。只是万梓柔大姐万氏是先帝宠妃,是太后恨情敌小妹和自己儿子在一起才对她下手。至于皇后,皇帝不敢真的恨自己的母后,只能把气暗中撒在皇后身上,以至于帝后失和。
因为从小父母关系淡漠,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从小生活在心惊胆战之中。大皇子身体弱,早早去世了,二皇子白和都也因为父母关系不好而性格懦弱,且没有什么活力。
事到如今,皇后也不好真的怨恨太后,心思百转千回后还得劝解太后。
“谁叫她们万家姐妹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娘娘和臣妾遇上她们姐妹可算是倒了血霉。”
皇后自己倒是不怎么在意,只是太后听皇后这样说,也忍不住掉眼泪。
“谁说不是呢?明明先帝之前说过只喜欢我一人,但遇上她之后,先帝就变了卦。”
皇后明白其实先帝虽然也有移情别恋的事情,但先帝当初对太后应该比对皇帝对自己要好太多。结果,这些年过去了,太后依旧对于这些陈年旧事絮絮叨叨。
起码先帝虽然宠爱妾室,但在立储的时候,可一直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自己对于皇帝的宠爱算是看淡了,现在一心想着扶持儿子登基,但太后还是沉溺于自己过去的那点感情中不可自拔。
皇后见太后还是沉溺于感情之中,心中越发失望。
虽然皇后借口是来探望皇帝,关心太后,但皇后真正的想法还是找机会除掉太子白和都之前的爱人——英贵人。
等到太后情绪稍微恢复后,皇后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只是,娘娘如何处置那两个勾引陛下生病的贵人?臣妾也难受这二人惹得陛下身子不适,但她们毕竟是陛下的宠妃,若是急匆匆处理了这二人,陛下心中也会不舒服的。”
太后没有留意皇后的真实目的,她只是无奈的说道:“我本来劝皇帝把这二人永久禁足,只可惜皇帝还是太多情,坚持护着她们。”
后面的事情太后没有接着说,但皇后却也明白,这件事情十有八九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风头过了,这二人继续是皇帝心尖尖上的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