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被遗忘之后,幽弃深宫的日子也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启阳殿已闭殿三年。
这三年里,云瑛通过下层宫人们递来的消息,对后宫的形势了如指掌,又因为宋修远每隔两月与她相见,时不时给她带来前朝的信息,让她对当今局势同样有大致的了解。
霍美人流产之后,羽皇为表安慰,愈加宠爱于她。不同于姝妃十几年的漫漫求子之路,霍美人身体一调好,很快又怀上了龙胎,并且这一胎还是一个皇子。
羽皇已是年逾五十,再度得子令他极其高兴,为此子取名为珧,并升了霍美人为霍妃。只可惜霍妃终究福薄,生下云珧皇子之后不过半年,就因病去世了,云珧则顺理成章地交给了与霍妃来往密切的王贵妃来抚养。
羽朝后宫令羽皇开怀,前朝却是祸患不断。
三年以来,羽朝饥荒瘟疫横行,梁国大军也不断来犯。天灾人祸并发,于天灾上羽皇无动于衷,于人祸上,为求自保,羽皇已是割让了好几座城池求和。
这些都是宋修远告诉云瑛的。
每每谈起局势,云瑛不过默默聆听,宋修远则总是愤然又无奈。他如今入了户部,非常清楚羽国民众的情形,同时又无奈于天子的软弱决策,只是若要用兵,凭当下羽朝的钱粮人马情况,绝计不足以与善战的梁国人对抗。
其实云瑛即便深处后宫,哪怕宋修远不说这些事,她也多多少少猜得到。羽国多灾,有几回,瘟疫都已经蔓延到后宫之中,若无云瑛暗地里为宫人们治病,只怕羽朝后宫死的人还要再多上一倍有余。而不受重视的宫人,用度一再被裁剪,只为省钱支援边疆。
即便如此,毓华宫的夜宴也未曾有过停歇。皇族们醉生梦死,沉浸在富贵场温柔乡里,似乎只要醉倒了,那些天灾人祸就会如梦一般散去。
云瑛想离开了。
她已经十五岁了,这几年修习医术颇见成果,又攒下了一些钱财。她若出了宫去,完全能够自立,凭借本事养活自己还有枝荷与母妃。只是她们虽然被幽禁遗忘,但要想出宫仍然不是易事,需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
云瑛在老太监留下的书籍里看到一种假死之药的方子,她想将此药研制出来,到时配以易容之术,就可以扮作感染瘟疫病死的宫人被送离皇宫。这几年多多少少有治不好病死掉的宫人,有些被全福埋在了启阳殿后面的荒院中,到时将这些尸骸挖出来,扮作她们几人的尸首即可。
云瑛主意打定,便开始研制假死之药。只是假死之药与一般毒药不同,似毒而非毒,用量需要极其准确,若有不甚,假死便成了真死。
云瑛第一次将此药制好之时,本打算用自己来试验,枝荷却无论如何不让她服药。
“此药未曾验证,怎知它的效用?公主若有不慎,奴婢与娘娘今后要当如何?还是让奴婢来试。”
“就是因为未曾验证,我才要亲自试药,若我真的死了……那就死了吧。”
二人还在争执,殿门却被一把推开。
初夏时节,渐转深绿的叶影在殿门口摇晃,阳光从罅隙里洒落。全福站在这些绿荫映照的斑驳光点里,看着她们一字一句地道:“让我来试。”
云瑛与枝荷还未开口,他又走近几步,在云瑛洒开的裙摆前稳稳跪下:“殿下,请让奴才来试药。”
全福从来不称云瑛为殿下,也从来不以奴才自称,这一次是云瑛头一回听他这样说。
云瑛坐正了,摆出冷漠的表情:“本宫没有叫你进来,出去!”
全福却纹丝不动:“请殿下让奴才试药。”
他抬起头来,脊背挺得直直的,眼中的固执几乎震撼到云瑛。
“假如我死了,只求殿下不要将我与那老畜生埋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瞬间,云瑛似是愣住了一般,不知自己是想拒绝还是想同意,她只是忽然找不到什么话可以反驳他。
就在云瑛愣神的刹那,全福伸手夺过了她手中的瓷瓶,扯开瓶口木塞仰头灌下。
在云瑛与枝荷惊愕的视线中,全福平静地起身,慢慢走到屏风后的矮榻上躺好。等云瑛回过神来跑过去看他时,他已经没有了呼吸,浑身冰凉。
云瑛早不是天真不谙世事的公主了,这几年她看过不少宫人的死亡,可是全福的样子还是让她感到一阵慌恐。
在启阳殿三年,全福已经从当初的小太监长成了比云瑛还高的人,他脸上的阴沉少了许多,反而添了几分坚毅,只是他依旧很少开口说话。
但这是好事。奴才聪明听话但不多话,才算得上好奴才。云瑛就是这样想的。但凡云瑛交待他做的事情,他总能很利落地办好。云瑛觉得他很好用,却并不曾像对待枝荷一样对他,而是一直以药物控制他。
只是现在,见到破旧矮榻上全福死尸一般青白的面容,云瑛才明白,她早就不再把他当一个好用的奴才了,她已经把他当成了启阳殿中相依为命的同伴。
所幸全福这般疑似死亡的情况只持续了一天一夜,到了第二日午间,他竟然睁开了双眼,从榻上爬起来,恢复如常。
假死药的研制成功,让启阳殿中的几人兴奋了很久。不过出宫一事不可掉以轻心,还是需要从长计议,其中细节需要几人反复推敲,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差错。云瑛计划先减少为宫人看病的次数,到了秋天便能谎称启阳殿中人身染重病,到时天气冷下来,必然会有更多的宫人生病死去,她们可混在其中出宫。
这一天又是与宋修远约定见面的日子,云瑛托他带了些医书和药材来。
宋修远看上去与平日不同,显得高兴之余又有些羞涩。他将东西交给云瑛之后,犹豫着开了口:“瑛妹妹,我的官职又升了。”
云瑛正在翻看手里的医书,听了他的话抬起头来,真心地恭贺他:“恭喜你了,修远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