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葵的修仙话本子虽然不着调,但多少给了她几分见识,她能比其他人更镇定。
且她两辈子都坚定不移走她的苟道,她没多少需要犹豫彷徨的,因此她反而最能仔细分析这修行之路究竟为何?
元婴的作用很特别,无法沟通,需要长大淬炼,有些像是孩子,可最后却要跟自身融合。
与其说是孩子,更像是人为了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迂回手段。
她再揣摩一遍,更确定了这种猜测,人是在跟元婴融合之后,才为天地接纳。那么人最初,该是一种不被天地承认接纳的生物。人发觉自己可以借助灵根吸纳灵气,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灵气和自己的道心练出一个元婴,灵气流转天地,灵气孕育的元婴自然也被天地认可,人便借助元婴做媒介,将自己的道心呈于天地之间,以求明证。当那颗被天地承认的道心回归,人便也可感悟天地了。
而在此之前的炼气、筑基,则是一个不断锤炼,了解自身的过程,筑成道基,内视内府,只有看清自己,才能真正造出一个自己的本源,造出一个独属于自己、承载道心的元婴。无怪乎说,先成人,再成仙。
每一步都必不可少,每一步都艰苦卓绝。
她越品越心惊,震撼于最初的修仙者,究竟是怎么样想出这样一个修炼方式。
察觉不得天地接纳,有多少绝望,为此又经过多少尝试,空耗心血,最后才有了这样一个路子,她总是觉得,人类这个种族会让她震撼。
渺小又伟大,无论多么不敢想的路,他们都能往上走。
倒下一批又一批人,几经覆灭,可竟从来不曾死绝。
至于五谷之气,她也懂了,与其说是将人束缚在地面的东西,不如说是维系人身的气,灵气越多,人与自然天地联系越紧密,五谷之气需要越少,最后人与自然天地融合,自然不需要聚拢人身的五谷之气,于是人便彻底不需要吃喝,辟谷大成。
周葵想,原来修仙是这样的,大道殊绝,那是一条注定独行的路。
一片寂静中,张守鹤笑了:“就知道你们是这个样子,才不想那么早告诉你们,”他站起身,走进弟子群,“一个个干什么呢?修行就在那里,好不好修,都是要修的,难道你们一脸丧气就能突破了?那咱们干脆都跑掌门跟前哭算了。”
弟子欲言又止。
张守鹤忽然拍他们的肩膀,语气中满是关切和温柔:“没什么的,都没什么,不管多难,修到那里总会有办法,你师父,你师叔师伯,咱们一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总能过来的。”
“何况你们现在在蜀山,蜀山无数先辈典籍、经验卷宗任凭你们翻阅,有这么多范例在,你们还怕什么?”他又忽然笑了,“再不济,还有师父呢。”
周葵和弟子们方才的彷徨顾虑,担忧敬畏,无论怎么都好像无法排解的重担,都听见这一句,就随之消散在融融春色中了。
对啊,他们是蜀山弟子,他们有师长兄弟,有什么好怕的。
他们并不只有自己,他们并不必那样害怕。
“多谢师父解惑。”
“弟子一定好好修炼。”
周葵满心的震撼担忧,也渐渐落回了实地,原本高绝的大道仿佛也不再那么遥远,至少,她知道自己每一步该怎么走,又知道,总会有人随她一起。
她不再思考那么遥远的事情,虽说她是要修成天下第一保住这条小命,不过,也不急在这一天半天的。
她看着那边其乐融融,坐下喝了口蜜浆水,难得悠闲的一天,自从修道之后再难得一见的悠闲日子,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她要珍惜。
这样的日子,她都难以置信是她还能过上的。
忽然,周葵的手就那么握着竹筒停在了嘴边,她的笑容缓缓消失。
“师父,”周葵的嗓子竟然在颤抖,“你,你接下来……你不会又准备折腾我们了吧?”
她意识到了这样严峻的一个问题,师父对他们这么好,不仅仅是因为想和他们一起逍遥,也是因为……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到底是什么,让霜降师兄甘愿被曝光用符也要让他们一起跟着栽跟头的训练,她已经想都不敢想了。
满山谷的笑声忽然冻住,弟子们一个个惊恐看着周葵:“师妹,你在说什么!你不要吓我啊!”
然后刷地,一起转向张守鹤,可这回,他们望而生畏,默默吞口水,没一个人敢问哪怕一个字。
张守鹤就那么悠哉悠哉晃悠回来,看着周葵笑:“小师妹猜得真准,咱们的训练,这就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了,是不是很期待?”
周葵发誓,她听到了师兄弟们无声的痛苦哀嚎。
张守鹤朝周葵递去自己的空竹筒,目光友好且怜悯:“希望到时候,你的师兄师弟们,还能记得你今天的辛苦。”
周葵倒蜜浆水的手,也开始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