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尹煜佑本人其实完全没有察觉出来两个人相连着的这处“根”。
除了上面那两种之外,友谊还有一种最完美的理想状态表现方式,那就是两个人不只有生死和灵魂上的“根”,还有日常接近于亲密的相处中一点一点缠绕连接在一起的气根,就像数不清的根须从枝干上横着生出来,将自己和在意的那个“朋友”紧密缠绕在一起,随着友谊和年龄见长,根须越生越多,直到他们二者再难分彼此。
只是这样子的关系,其实已经和恋人的界限变得暧昧了,根须越多缠得越紧,两个人便越像恋人。
这样是日久生情,而恋人则是从一开始就伸出了根须来为了吸引,好快速触碰到自己的那个另一方。
本质上,对方都是世界上和己体最亲密的另一个生命,可能是宠物,可能是植物,可能是年长者,可能是年幼者,还可能是个木偶玩具……这段关系都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这其中可能出现的最初原始表现形式包括父母、师生、家人、朋友、兄弟、姐妹、学长、恋人,甚至是,陌生人。
因为人类是纤维和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想要连结就需要感情,所以只要有感情纤维在,就有可能发展出似分实合,难分你我的最终状态。
这也绝对不是一方吞吃掉另一方的可怕关系,那是恐怖的,会周而复始,重新回到一切寂灭的惨白——纯白。
因为我们是立体的人,所以这圆满的结局绝对不是应该放大提倡的,也是社会学角度上定义为对人类发展不利,不健康的一种结果。
比如你使劲追求财富,最后就会被财富淹没,因为物质堆积成山,让你看不清自己。
比如你一个劲追求美丽,最后就会消弭于天地之间,因为被多次打磨过的碳基物质和意识将要变得脆弱无比,一触即散。
人要多方面发展,才不会单薄,方能避免脆弱消陨的结果。
真正的活着是什么,是你留下了千古的智慧,被后人永远铭记,而那些最初站立在反面,同样被唾骂了千古的奸臣,则是已经死亡的代表,而且死得透透的。
有价值,能发光,即使自身的意识与物质不存在此间了又如何,你的意志与意识永远在他人的意识中鲜活存跃,比如闪耀了群星灵魂的那些伟人们。
这个群星,指的是才子,指的是平民,指的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很多个体单位,分为星,合为——银河。
另话回,从人类带了“健康”这个标签的社会角度上来分析,个体和他体的最终亲密表现方式一定是你不融我,我不融你,我们却又有很大的一部分融合在了一起;我们保持着个体的独立,还紧密地在外人眼里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明明缠在一起,根须似乎把我们的身体包成了茧,却仍然从外面也看得出来你和我各自,也是最初最纯洁的形状,而我们彼此的模样,已经被“对方”的根须层层叠叠地遮掩,不为外人甚至任何一样外物所见。
你看得见我,你又看不见我,因为我有“爱人”。
我们从纯洁走到纯洁,这实在是一场完美的“爱情”。不荒诞,却荒芜,因为你我只剩下了彼此,可是从内部看,我们二人的世界精彩缤纷,花开翠盈,心莺啼,粉天幕垂遮。
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再也无心其它事。
这就是世界上最紧密的关系,一般我们在社会中将它的初级形态称之为爱侣、夫妻……而友谊只是它的萌芽形态。
亲密关系不一定就是爱侣,但是爱侣一定是亲密关系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亲密不代表一定要接吻、拥抱、牵手,这是片面的,也可能是我懂你,你懂我,我们各自为营,灵魂却水乳交融。我们各自立于大兴安岭和苍山洱海之巅,心里却永远有着另一个你,这个世界上最初时和我完全不同,之后却逐渐成为完整的,有着几乎不同的另一个面貌的我之——爱人。
为什么爱人之间会越来越像,因为气根们不自觉接入对方的身体里,你们难分彼此,不相似,怎相融?不异极,怎保持自我,不自我,便会被“爱情”倾吞,不自我,便会丢失自我,那是恐怖的,到那时你还如何感受世间百态,爱人异极?
感受不了,活着有什么意义?
所以,要保持自我的灵魂,才能打开你所想打开的身心爱这个世界,才能感受“爱”,你似乎原本,便是为了爱而活着,爱自己,爱他人,爱更多可爱的灵魂。
不分彼此,又难消你我,才是人类社会学上所阐述的“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