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落在地上,将武器堆到一起,自己坐在武器边,手里拿着石刀,看向最先骨折的大人。“吾与汝几时见过?”
大人用无语的眼神看着献。“我们三日前才见过。”
“汝认错人了,三日前吾还在岱山挖土。”
大人道:“不可能,三日前....”
橘红的黄昏下,一对青色羽翼自献背后凭空出现。“汝见过的那个人有翼?”
大人语塞。
“看来没有。”献收回羽翼。“但她与吾生得非常像?”
大人不由打量了一番献,露出疑惑之色。“汝大一些,黑一些,但怎会如此相似?”
除了羽翼与型号,简直一模一样。
献笑道:“让吾来猜猜,你的语言是北方语系,你的部落来自北方,来到这里并不久,而那个与吾生得一样的人是本地部落,汝等发生了冲突。”
大人不由点头。
献疑惑:“输了的部落要么迁徙要么融合,何必赶尽杀绝?”
虽然当初拂晓对无夷的部落赶尽杀绝,但那真不是普世做法,普世做法不鼓励赶尽杀绝,智慧生物人口太少,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在这个时代属于食人族都觉得极端有病的东西,无夷部落能享受到超前版本待遇纯粹是大缺大德击穿了这个时代的认知下限。
大人解释道:“没想赶尽杀绝,吾等杀死了一部分大人,剩下的大人带回部落充当食物,吸收幼崽,但有一名大崽放火引发混乱,带着食物们跑了。”
献:“....”
不是,将剩下的大人带回去当储备粮是不是有点离谱?
献:“为何对活下来的大人赶尽杀绝?”
“自然是防止他们联系其它部落来报仇。”
献还是觉得有问题。“其它部落为什么要参与这种冲突?”
部落冲突是要死很多人的,对每个部落而言,每一个人手都很重要,而部落冲突一旦发生,必定死人死得很凶。
因而只要胜者没有搞出什么超越时代的操作,并且愿意遵守本地的规则,其它部落就不会随便加入冲突。
大人看着献,确定献虽然与那个大崽生得一张脸,但献不是本地人,不然不会连这片土地上的常识都不知道,遂给献解释起怎么回事。
这年头的部落一直在移动,因此有其它地方的部落迁徙到本地对于任何一个部落而言都是寻常事。
这些外来部落一般两种结果。
第一种,被打散,加入本地各个部落。
第二种,向本地某一个部落发起挑战,外来部落赢了,本地部落迁徙,或是一部分幸存者与这个外来部落融合,一部分幸存者汇入其它部落,或者幸存的大人带着幼崽们迁徙,正常情况都是前者,部落人口太少,就算赢家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战败部落的幼崽是最方便的对像,反之亦然。
但所有部落都没遇到过现在的情况。
外来的部落不是几个,而是一大群,并且源源不断。
日旸半岛在极短时间里挤入太多部落,人口大爆炸,总人口已远远超出这片土地的承载能力。
在俩人闲谈中背着骨折同伴回来的健全大人补充道:“吾等还算好的,有的部落据说连战败部落的幼崽都要吃掉。”
献咽下肉片。“汝等的应对也太差了。”
气候变化人口迁徙问题是世界性的,东边如此,西边也如此,拂晓就应对得非常好,不论是北来的还是南往的都没发生冲突。
健全大人叹道:“吾等也无法。”
他们也很厌倦如今无穷无尽的冲突,每一次部落冲突都会死很多人,部落的人越来越少,即便赢了冲突,也没人知道部落还能延续多久。
献摇头。“人没用别怪环境。”
将最后一块肉片吃下,献道:“吾不会杀汝等,日升后吾等便分开。”
大人点头如捣蒜。
献将肉汤递给五人,让五人喝了暖身体。
“谢谢。”
“举手之劳。”
献从行囊里取出一张熊皮毯子与一张虎皮毯子,熊皮毯子比较旧,铺在地上,虎皮毯子新,盖在身上,抱着石刀休息起来。
五人分食肉汤后很识趣的在离献很远的地方铺兽皮睡觉。
日将出时,献准时醒来,烹饪肉汤。
不一会,五人也醒来,没受伤的两名大人取出煮熟又晒干的米干充饥,干吃米干太难受,一名大人很快拿了一包米干来找献。
“换。”
天天吃肉肠胃也腻,献很痛快的将没吃完的肉汤递向对方,大人也将米干递给献。
粟米做的米干细细咀嚼比平时吃的粟饭更甜,献津津有味的咀嚼着,很快将所有米干嚼完。
嚼完米干,献收拾行囊,从五人的武器里捡了一部分放进自己的行囊里,五人见了没吭一声。
行囊收拾好,背到背上,献向五人追索的方向离去。
两名大人将剩下的武器捡了回来,一人留下看着三名伤员,一人去找其他人来背伤员。
半日后献见到一个本地部落,部落里没有自己要找的人,但有意外之喜。
“好久不见,别否认,吾认得汝的脸,汝与无夷真像。诶,汝跑什么,过去这么久,吾不会对汝喊打喊杀,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去。”
母鲤无奈看向跳自己背上的家伙。“汝怎么在这?”
献道:“这应该吾问汝吧?汝怎么跑这么远?还有,汝长得与无夷真像,除了汝的眼睛是褐色的,她是蓝色。”
“她是吾母,自然像。”母鲤摆手让其他人都散了。“都散去,献是吾认识的人,没有危险。献下来,汝太重了。”
献从母鲤背上跳下:“听起来这个部落如今的处境不太好。”
“气候变化,很多北方的部落南下,这一片已经乱了很久。”母鲤叹道。
“汝也是这么来的?”
“不是,吾原本的部落在大平原时产生了分歧,一部分留在了大平原,一部分继续向东来到了这里,吾跟着后者。来到这里后,只剩下三十余人,便分别被本地部落吸收,吾也因此来到现在的部落,至此已有八十春秋,那会这里还没如今这么乱。之前气候回暖,还稳定了很久,直到最近几个春秋....”母鲤叹了口气,问:“汝来访曾经的部落?”
“汝怎么知道?莫非汝见过那个与吾生得一模一样的人?”
母鲤点头。“吾不止见过两个与汝生得一样的人,吾还在几个部落里听到过翼人的传说,久远前曾有人生下一个生有青色羽翼怎么也长不大的怪物。”
对于没见过献的人而言,这传说也就听一乐,对见过献的人,这传说只差指名道姓。
“过分了,吾是怪物,与吾有相同血缘的他们又是什么?罢,吾不跟死人计较,汝方才说两个与吾生得一样的人?”
“是一对双胞胎,小的那个在几个春秋前死了。”
这年头幼崽夭折很寻常,双胞胎夭折就更寻常,献只哦了声便问:“剩下那个呢?”
“她的部落不久前战败,她是幼崽,当被战胜部落吸收了,汝要找她?”
“嗯。”献点头。
“为何?”
“血浓于水。”
“他们驱逐了汝。”
献理直气壮道:“吾是活人,活人怎能与死人计较?对待死人,活人当大气。”
母鲤自动翻译道:“生者为大。”
“可以这么说。”献道。“故人相逢,留吾一晚如何?”
“小事。”母鲤点头,又问:“拂晓可有来?”
“来了。”
只是随口一问的母鲤:“....在哪?”她要没记错,拂晓不像自己有鲛人血脉,是纯血夫诸,百年过去,不仅化为枯骨,还能穿过大平原跑到日旸半岛,这什么神人?比起只是长了对翅膀且两百多春秋也没成年的献,这才是真怪物。
献拍了拍自己背上的行囊。“她在这。”
“啊?”
“她死了,这是骨头。”
“....汝带着她的骨头远行!?”
“她老了后远行,死在北方的高原,吾寻到她的骨头,以后要送回淇阳与植合葬的。”
“这样。”母鲤松了口气,她差点以为百年不见,这家伙变态了。“吾问汝一点事。”
“尽管问。”
“大河中游那一片很适合种地,有了母无夷的历,粮食可有增加?”
“有,无夷历非常好用,吾等还修了很多水利,减轻气候变化时的粮食减产问题。”
母鲤愣了下。“修水利?汝等有那么多人和粮食?”
在日旸之地种地这么多年,她也修过水利,深知水利的消耗。
若一名大人平时每日的粮肉消耗是一,那修水利时的粮肉消耗就是三到五,上不封顶。
“一个部落当然不够,拂晓是拉着其它部落一起干的,到四个春秋前,一起干的部落超过一千个,总人数超过六百千。”
母鲤思考了下六百千是多少人,发现想像不了,唯一确定的是,日旸之地所有部落的人口加起来绝对没超过六百千,有没有三百千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