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问我…我是怎么找到这家店的?”我支支吾吾道。
严子承冲我点点头。
这时,只听咣当两声,两碗大排拉面被老板端上桌来。热气腾腾的拉面上是炸得酥脆的大排,碗底的肉汤不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先吃面,先吃面。”我说着将筷子递给严子承。
严子承接过筷子夹起面条,随即送入口中。我也低头吃了一口,面条韧性十足美味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我并没有跟严子承讲起了这家店的由来,而是忽然想起之前跟莲子墨一起来时的感受。
“在北京,甚至全中国,应该有无数个招牌上写着’桥头拉面’的小面馆。”我嗦了一口面说道。
“还真是,”严子承十分赞同我的观点,“只要店的位置开在桥头,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取这个名字吧。”
“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店铺不大,但人气旺盛。每到饭点,每张桌子几乎都坐满了人。”
“嗯,菜品虽然单一,可人们就好这一口,早上可以来一碗,中午可以来一碗,晚上下了班可以来一碗,夜宵更可以来一碗。这不我们现在就来吃宵夜了。”
闲聊中,算是把我是如何得知这家小店的缘由搪塞过去了。相比滔滔不绝的莲子墨,严子承的性格更为内敛。我们总是会聊着聊着就接不下去了,看来想要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还需要一段时间。
吃完面后,我们相跟着走出小店。夜幕下的北京城是如此的宁静,远处林立的高楼里偶有一处窗口灯火通明,看起来就像是一颗闪耀的宝石,镶嵌在这城市的上空。
淡淡的夜色让人感到宁静与放松,仿佛时间在这一刻终于慢下来了。
“怎么,现在回家?”严子承莫得问道。
“嗯,”我点点头,“回吧,明天还得上班呢。”
“行。你家住哪,我叫辆车送你回去。”
“子承,别麻烦了。我自己能回去。”
“不行,不行,我都答应刘哥要送你回家了。而且你刚才还请我吃了宵夜,我更应该送你回去了。”
我笑着摆手道:“别麻烦了,明天还得上班呢,你送完我再回去得几点了啊。”
“没事,熬一夜不算什么。以前项目急着上线的时候,也是连续几天住在公司里,这才晚睡一天,不碍事的。”
说话间,一辆出租车缓缓驶了过来,停靠在路边。
“我叫的车到了,我先走了。”我坏笑到。
“嘿,小麦,不是说好了送你回去吗?”
“没事,我自己能行。我到家了给你发信息。”
在我的坚持下,严子承目送着我离开了。
坐在出租车上,一朵小雪花缓缓落在车窗上。我不禁感慨,北京的冬天就要来了。
第二天一早,我穿上长款羊绒大衣,头戴帽子围巾,换上一双厚实的UGG出了门。可一走出公寓大楼,地面上竟是空空如也,昨夜飘起的雪花不知去了哪里。或许是因为降雪量不够大、气温不够低的缘故,雪花在落在地面上的那一刻融化消失了。
尽管冬季大雪和浪漫气氛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可作为一个一年365天中小300天都在上班的打工人来说,下雪天特别在下了大雪暴雪的时候可是很糟糕的。堵在路上迟到不说,一脚的泥泞也让人受不了。所以属于冬季特别的浪漫还是留给那些不上班的年轻人吧。当然那些居家办公的朋友们也可以适当享受一下,只要家里的暖气烧得足够热。
来到公司,和同事们简单道了早安后,刘文利将我叫到了小会议室。
“小麦,给你买了杯咖啡,”
刘文利伸手将咖啡递给我,我顺手接了过来。
“谢啦。”
“昨天回去挺顺利吧?”刘文利慵懒的坐在旋转椅子上。
“嗯,挺顺利的。”我随意附和道。
“那严子承…有送你回家吗?”刘文利眯起豆大大小眼睛试探着问道。
我摆摆手:“没有,我拒绝了。”
“为什么啊?大晚上你一个人回去,刘哥我可不放心啊。”
“你不放心?别扯了。”
“小麦,什么叫别扯了?”
“难道你都忘了自己曾经偷偷一个人遛回北京的事了?”
“什么偷偷遛回北京啊?我印象中没这个事啊…”刘文利说着眼珠子骨碌碌转了起来。
“就是去年,我们一起去杰总公司救火那次,结果你一个人自己先回来了,把我一个人留在上海。”
“啊?有这事吗?我真那么干过?”
“我骗你干什么?不信,你把手机里订票的App拿出来,比对下咱们去上海出差的往返机票都是哪天,能不能对上。”
“诶呀,小麦,瞧你说的…”
“不信,你就拿出来看看。”我说着朝刘文利伸出了手,他吓得一下把手机塞进自己的裤兜里。
“真没有,手机内存太小,App我都删了。”
“切。”我冷哼一声,接着道:“我懒得跟你理论,没什么大事我去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