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璃瑛对蔡元祯的佩服又增了三分:“元祯姐姐,你真是太厉害了,这样都能看出来。”
蔡元祯笑笑说:“文房四宝不分家,我总得多了解一些。”
等王远锡写完之后,那位蓝衣侍者便取着卷轴回去了,路过蔡元祯身旁的时候还朝着她微微点头行礼,算是感谢。
蔡元祯也恭敬回礼。
看完了王远锡写字,蔡元祯刚打算去瞧瞧其他纸,却不想被王远锡叫住了:“敢问姑娘芳名。”
蔡元祯恭敬地行礼答:“东洲府蔡氏,蔡元祯。”
蔡氏纸坊从前可是贡纸商,在场的人当然有所耳闻。
“原来她就是那个蔡氏纸坊的三掌柜,蔡元祯。”
“听说她是新一辈中的后起之秀,可厉害了。”
“厉害?一个小姑娘能厉害到哪里去?”
众人对蔡元祯有所猜测和议论,不过这都影响不了蔡元祯,她始终面不改色。
王远锡笑若春风:“蔡纸我倒是用过,只不过许多年不用了,你们今天既然来了,那我便帮你们试试纸吧。”
很多人想让王远锡试纸都排不上号,如今竟然主动试蔡纸,那可是天大的殊荣。
更多人围观过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蔡元祯身上。
王远锡这人虽然看起来温和,但有一点他向来犀利,那便是对纸或墨的评价。
因此也有些有自知之明的人害怕受到王远锡的评价。
蔡元祯转过身,淡淡一笑:“好啊,那便多谢了。”
随后,蔡元祯便让周蛋取出了他们今日带来的纸。
思忖了一会儿,蔡元祯还是决定拿出生宣纸来试。
自从蔡元祯把生宣纸的配方给了周世玮之后,她又自行进行了一些改良,增加了生宣纸的厚重性和坚韧感。
只不过,跟品纸大会上其他五花八门的纸比起来,生宣纸看起来确是不太打眼。
人群中立马有人议论:“蔡纸确实是没落不及当年了,怎么会在这种场合拿出这种纸。”
“就是,自从失了贡纸权之后,蔡纸怎么就一跃而下了呢。”
蔡元祯对这些声音置若罔闻,静静地看着准备试纸的王远锡。
王远锡甚至还破天荒地问蔡元祯:“不知蔡姑娘希望我用哪款墨呢?”
众人纷纷大跌眼镜。
蔡元祯笑着说:“若是有幸让王大家用鎏金朱砂墨在我们蔡纸上添一笔,那算是我的荣幸了。”
王远锡笑着用毛笔蘸了鎏金朱砂墨,随后落笔。
很快,一副字帖完成,众人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感叹是王远锡的字好,还是这墨好还是这纸好。
因为实在太难评判了,三者合一之后让这幅字的含金量达到了顶峰。
墨迹立马就干了,侍者上前举起了字帖供大家参观,大家可以明显看出墨迹在生宣纸上出现了亮丽的效果,这可是在之前的纸上都没有出现的。
王远锡笑着对蔡元祯说:“看来这些年我错过了许多,竟不知道蔡纸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
蔡元祯不卑不亢地说:“多谢王大家夸赞。”
王远锡说:“你们还带了多少纸?我都要了,多少银两我可以。”
蔡元祯喜笑颜开:“王大家的评价可比金子珍贵,您想要多少纸我都赠予便是。”
王远锡倒也不多作推辞,说道:“那便多谢了。”
随后,蔡元祯让蔡辛收好那张王远锡写过的纸。
大抵是因着刚才那一出,品纸会上不少人都来找蔡元祯搭话,言语间也充满了崇敬,一口一个“三掌柜”地喊着。
谈话的内容也都与纸有关,但凡是来找她询问技艺的,蔡元祯也都是诚恳回答,没有那么多商人间的弯弯绕绕。
品纸会快结束的时候,方才那位拿着卷轴找王远锡试纸的侍者找到了蔡元祯,恭敬地说:“姑娘,我家主子说想见见您,不知您是否有空。”
这一次蔡元祯出来本就是为了长见识和结交朋友的,既然有人主动找上门,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那也还是见见吧。
蔡元祯点点头,随后跟邵阳打了声招呼:“邵世伯,我去去就回。”
邵璃瑛还想粘着蔡元祯,却被邵阳一把拉了回来:“贵人只想将元祯,你跟去做什么?”
邵璃瑛低头应了一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