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辛再次用力点了点头。
当上三掌柜就意味着掌握了实权,以后在蔡家除了祖父、大伯和父亲,不就是他最大了?
蔡辛觉得这三掌柜值得当。
-
蔡元祯在焙房待了一段时间,发现工人对焙墙的养护只是每两个月刷一次桐油而已。
当今使用的焙墙皆是用三合土制成。
所谓三合土,是指由石灰、黏土、细砂夯实而成,蔡氏纸坊的焙墙还会在土中拌入纸筋,以增强韧性。
蔡元元读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关于古法造纸的书,里面就详细讲明了关于焙墙的养护,除了刷油以外还需要涂蛋清和豆浆,平时还要涂抹米浆。
现代造纸工厂用的大多是铁焙墙,铁焙墙表面刷清漆,导热快。
虽说铁焙墙便于使用,但对于纸来说,绝对是传统工艺使用的三合土焙墙更能保证质量。
蔡元祯对李顺海提出了关于加强焙墙养护的法子,李顺海思忖了一会儿,说道:“三姑娘有想法是好的,但咱们纸坊历经百年,这焙墙的年纪恐怕比您父亲的年纪还大,若是贸然改变养护方法,出了差错谁都负责不起。”
蔡元祯能够理解李顺海顾虑,虽说众人都喊他一句李师傅,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在蔡氏干得比较久的长工。
若是执行了蔡元祯的方法,焙墙的焙面反而遭受了损坏,到时候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蔡元祯自然不会让他为难,谦恭地说道:“此事元祯定不会让李师傅为难,我会禀报祖父和大伯,若是他们也觉得可行,咱们再来执行。”
李顺海看了一眼蔡元祯恭敬的姿态,眼神中不禁多了些认可。
蔡氏这般的望族能出这样谦逊有礼又聪颖肯干的人物,定然是家风严谨。
蔡元祯将自己的想法同蔡仲说了之后,蔡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不过对于焙面的养护方法不能全面执行,还需要先用一处进行试验,确保有效。
既然得到了祖父的同意,蔡元祯即刻说干就干,和木槿一起去采购了所需要的物品,等着焙房的工人都离开后独自一人拿着沾了蛋清的刷子,将蛋清均匀地刷到焙墙上。
刷了蛋清的焙面看起来更加油润有光泽。
第一次见到焙墙的时候,蔡元祯还真没觉得这墙有什么奇特之处,灰败的颜色毫无美感。
但正是这普通而又充满着先人智慧的墙面,将一张纸承载着一个时代思想、文化的纸张送到了众人面前。
或许此刻她刷蛋清这个举动对焙墙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个人回头看她如今所做的事,会觉得意义非凡。
蔡元祯正认真刷着,突然身后响起了“哐啷”声。
蔡元祯回头一看,发现原来是周蛋不小心踢翻了水桶,脸上还带着一丝歉意。
眼下屋外的天都要黑了,蔡元祯忍不住问道:“你怎么还没走?”
周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抱歉三姑娘,我定是打扰到你了,我只是瞧着大家每日离开的时候焙房都乱糟糟的,所以我回去帮我母亲收完菜摊后都会回来收拾,没想到今日你还在。”
原来,每日早上来能瞧见焙房都如此整洁干净,都是周蛋的缘故。
蔡元祯浅笑一声,说道:“你如此勤奋,得叫孙管事给你加工钱才行。”
一听蔡元祯这么说,周蛋有些不好意思,随后又有些沮丧:“罢了,纸坊的人都说我又蠢又笨,什么都干不好,纸坊肯留下我就不错了。”
蔡元祯回头看向周蛋,发现这个不过才十六七岁的少年脸色通红,眉目间尽是失落。
其实他并不笨,只是干活比旁人细致,所以稍显慢些,有些个滑头便会找借口说他两句。
而且他年岁较小,为人实诚,再加上家境贫寒,难免心生自卑。
蔡元祯安慰道:“旁人怎么说是旁人的事,处身立世若是都依着旁人的话活,那你岂不就成了傀儡?”
“我瞧着你就很好,改日我定要去孙管事和我大伯父那儿说说,给你安排个更有前途的活计,指不定以后你就是咱们纸坊的大师傅、大管事。”
大师傅!大管事!
周蛋听了眼前一亮,心中犹如浪潮翻腾。
旁人都说他笨的,能在蔡氏纸坊当工人都不错了,可如今三姑娘却说他能当大管事!
周蛋揉了揉眼睛,他说不来什么恭维的话,只能笨拙地表达自己的感谢。
周蛋说:“多谢三姑娘抬爱,我瞧着您刷墙也累了,不如我来帮您吧。”
蔡元祯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还真是酸痛不已,若是再干下去恐怕明日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蔡元祯笑着将刷子递给了周蛋,说道:“那便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