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绝世风云 > 第64章 064

第64章 06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棺山口的活儿干完之后,师徒三人便前往虹桥村一家贫困的人家开始装修工作。这单生意是大师兄接下来的。

由于工作量大且人手不足,师父决定让自己的儿子也来当学徒。反正儿子没考上初三,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他比邹建民小一岁,但个子却十分矮小。

大师兄则带来了一个当地的徒弟,于是这支队伍就由六个人组成。新来的徒弟对装修一窍不通,只能帮忙打打下手。而邹建民则成为了主力干将,可以独挑大梁。

这家的女主人是个秃头,家境贫寒,不过伙食还挺不错的。有一天中午吃饭时,师父在菜里夹起一团东西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嚼不烂。师父本就没剩几颗大牙,只能把它吐出来看看是什么。结果仔细一瞧,竟然是一块洗碗布!

师父顿时火冒三丈:“真是晦气!”就在这时,隔壁的邹宪忠过来,请师父帮他家建新房子。师父立刻借故说要先去他家看看场地,然后整个下午都待在了邹宪忠家里,忙着做初进场的准备工作。

到了晚上,他们又聚在一起讨论,最后决定由大师兄带领大家完成现有的工程,而邹建民则跟随师父及其儿子前往邹宪忠家建造新房子。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分班作业了。邹宪忠家的条件相对较好,师父喜欢喝酒,恰好邹宪忠也对酒情有独钟,两人一拍即合,成为了好朋友。没过多久,大师兄和其他师兄们完成手头的工作后,也过来一起帮忙了。

这里特别有趣的是……呵呵……师父的儿子,刚来学徒,不懂规矩,吃饭上桌第一时间就……就夹起一块中间的粉蒸肉,师父眼睛冒火的盯着他儿子。

师父儿子根本没有领会老爸的意思,又去夹第二块粉蒸肉时,师父用筷子敲儿子的筷子阻止儿子夹粉蒸肉,哪想师父儿子杨小弟夹的快,被师父敲的把肉掉在桌上。

这时旁边的邹建民就轻轻的告诉师父儿子杨小弟,木匠学徒规矩是,师父没有叫,徒弟不能吃中间的主菜,一般来讲主菜每个人只能夹一次,还必须师父叫过才可以动筷子。

杨师父命令他儿子把掉桌上的粉蒸肉吃了。

到了晚上,吃晚饭,师父叫大家吃肉,杨小弟这回学乖了,听师父叫,第一时间一夹就是两块肉……呵呵……

杨小弟看着师父,心里想着:“我已经学会了规矩,不会再犯错了。”

师父看到儿子的表现,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觉得这一幕很有意思。整个场面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工地上,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嘿!你们看那边!”一个工人突然指着不远处喊道。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年轻人正在劈木头,手里拿着一把斧头,正用力地劈。

这个年轻人就是邹建民,他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眼神坚定而有力。他的动作迅速而熟练,每一次挥动斧头都能准确地砍到木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哇!那家伙真厉害啊!”另一个工人惊叹道。

“是啊,我听说他叫邹建民,是个非常出色的木匠呢!”有人附和道。

“嗯,我也听说过他,他好像是我们本地方人,技术非常精湛。”又有人说道。

这时,杨师父正好路过这里,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看着邹建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这家伙确实不错,干活认真负责,而且技术也很好。”师父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大徒弟走了过来,看到师父后连忙打招呼:“师父!”

师父点了点头,问道:“你觉得那个邹建民怎么样?”

大徒弟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他挺好的,干活认真,技术也好。”

师父则继续看着邹建民,心中暗自想着: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徒弟吧……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邹建民和其他工匠们一起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整个建筑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父对邹建民越来越欣赏,甚至多次表扬了他,搞得大师兄很尴尬……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段时间里,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座建筑的主体结构。

这天,阳光明媚,师父一大早就带着儿子杨小弟来到河边做大梁。师父在削树皮,让杨小弟扶着。削好杨小弟就直接跨过大梁换一面。

这还了得,大梁是不能跨过□□的,师父急了没有多想就拿起五尺杆打过去,杨小弟吓一跳,像一只敏捷的兔子一样马上又跨过大梁跳到另一边,师父又转过来打杨小弟,结果杨小弟又跳过大梁躲避师父的五尺杆。

这时邹建民过来正看见这一幕,立即阻止了师父。

“师父,你这样打,他那样躲,搞来搞去他不就跳来跳去吗?要是给房东看见还得了……”邹建民看着师父和徒弟打闹的样子,有些担心地劝说着。

师父听了徒弟这话,心里更来气,对着自己儿子喊道:“搭你妈曹呸,滚….”

邹建民见状,给杨小弟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回去帮忙。杨小弟心领神会,转身离开。

接着,邹建民走到师父身边,对师父说道:“师父,你别生气啦,先抽支烟休息一下,让我来帮你教训这个小子。”说着,他递上一支香烟,并帮师父点上火。

师父接过香烟,深吸一口,情绪渐渐缓和下来,说:“建民啊,还是你聪明。你看看我这儿子,真是把我气得不轻。”

邹建民安慰道:“他刚过来不久,还不太懂规矩,需要时间适应。师父你也别太着急了,慢慢教他就是了。”

师父叹了口气,说:“建民,等这家干完,差不多就快到年底了。到时候师父打算回趟老家,在那边找点活干。你要不要跟师父一起过去呢?”

邹建民心里犯起了嘀咕,虽然这段时间的木匠实习生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对于这种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他对整洁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而这种四处奔波的工作显然与他的个性不符。然而,面对师父的询问,他也只能委婉地回答道:"师父,我需要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才能决定……"

师父似乎明白了邹建民的顾虑,点头表示理解,并告诉他:"好的,你先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吧。不过,这几天等这里的工程结束后,我们就要回到新安江继续干活了……"

就在这时,邹建民已经完成了大梁的初步外壳制作,接下来只需等待师父来完成精细的收尾工作。师父的手艺非常精湛,尤其是大梁的制作更是精美绝伦,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十分到位。

随着一声令下,上梁仪式正式开始。一阵鞭炮声的响起,大梁被缓缓抬起并放置在了新房的正中央。师父开始杀鸡祭祀大梁,手持五尺杆,站在大梁的一端,口中念念有词。

“大吉大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