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要进那村子补给一些水呀?” 谷小满问道。
“宋祁肯定会建议宋大爷派人去打探一番,毕竟我们需要把水储备充足,而且也得打听一下栩州的情况,看看是不是再往南还是这般干旱。” 谷小雨轻声分析着。
队伍在离村子不远处缓缓停了下来,宋大爷眺望着远处的村子,在思考着如何进村子补给一些水。
自苔山打完水后,一路过来,他们没有遇到可以补给水的地方。大家用水都极为节省,饶是如此,因牲畜太多,水的消耗极快。
宋祁走上前来,向宋大爷提出了和谷小雨相似的建议。
最后决定由宋泽启和宋祁带领几个机灵的年轻人前去与村子里的人接触,看看能否让他们进村补给或者附近是否还有其他水源,顺便探听一下栩州的情况。
宋泽启和宋祁等人小心朝着村子走去,他们知晓在这旱灾的时期,人们对于陌生人会抱有警惕之心,以前他们村子也会严加防备,避免路过的流民随意进入村子带来未知的风险。
现在自己成了流民,变成被防备的一方。
当他们靠近村子时,就遭到了村口几位村民的阻拦。没等他们进一步靠近,就有不少村民拿着农具围了过来,脸上满是警惕之色。
宋泽启连忙举起双手,示意没有恶意。宋祁也赶紧解释他们的来意,表明只是想进村补给一些水和打听栩州的情况。
村民们依然不让他们靠近,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农具,眼神中充满了戒备。
宋泽启见状,再次耐心地解释:“各位乡亲,我们一路走来,实在是缺水严重,绝无恶意。或者你们告诉一下我们这附近哪里有打水的地方。”
“这附近没有打水的地方。” 一位面容黝黑的村民说道。
宋祁连忙说:“我们是想用物品和你们换些水。”
听闻此言,村民们开始低声商议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年长的村民站出来,“你们先在这等着,我去和村正商量一下。” 说完,他便转身走进了村子。
等待之时,宋祁通过与村民的交谈得知,这里已经有半年多没有降雨了,这附近的河流即将干涸,就剩村里的一口老井还有些水。
而且村里的井出水量越来越少,只能维持村民日常最基本的饮用需求。
因持续干旱,今年夏收情况不佳,村民们勉强交完夏税,现在家家户户粮食所剩无几,也不知是否要继续坚守在此,还是另寻出路。
宋祁正想继续打听栩州的情况,那位年长的村民带着一位老者走来。
老者面容沧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坚毅。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宋泽启和宋祁等人,缓缓开口道:“你们的来意我已知晓,但我们村子的水也不多,若将水给了你们,今日村民就没有水用,所以你们需要用物交换,这样对村民也有交代。”
“没问题,是否可以用银钱呢?” 宋祁问道,他是想着能用银钱最好,毕竟现在粮食稀缺。
“三文一桶,而且你们不能全部进村,只能进去十人,不得在村里惹事。”
宋祁连忙应道:“可以,不知可否向您打听一下栩州的情况?所有县都这么干旱吗?”
“栩州南部几个县旱灾更严重,我们这约莫是靠近苔山有山泉水,情况稍好一些。听说往南束州和岐州也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再南下就不清楚具体情况了。”老者很爽快地回答,他也是县衙下乡收夏税的时候和差役打听到的这些消息。
“形势不容乐观,望各位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宋祁建议道。
老者微微叹息:“我们也在犹豫,听说我们苔南县南边已经不少人南下逃荒,这逃荒路上,艰难险阻实在太多,或许过不了几日我们也要被迫离村逃难去咯。”
宋祁等人回到队伍,将与村子交涉的情况告知大家。宋大爷立马安排了十人,其他人拿着各种装水容器在村口一百米开外出接应。
谷小雨的空间里还有不少水,他们两家只需补充明面上的用水就好,村里那井水约莫也不够他们这么多户人家一起取用。
两位父亲已经将该活计领了。
她更担心的是接下来的两个州也有旱灾,那就意味着他们还得有一段时间处于旱灾区。
而且还会在途中遇到很多流民,不像在清州境内,他们出发比较早,脚程快,将大部分流民甩在身后。
接下来的路途可能会难度升级。谷小雨越想越担忧,赶忙找到宋祁。
“宋祁,这里还能交得起夏税,苔南县城应该还相对稳定,我们把马卖了吧,如果接下来两个州都这般干旱,我们没水养这么多马,到时候死在路上,就太不划算了。”
宋祁点头说道:“确实要将马处理了,大家也没那么多精粮养马,还会被途中的流民所觊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刚刚看这个村子民风还算淳朴,我待会再去和村正接触接触,看能否让他们带我们进县城,把马匹都卖了,顺便看看能否补充一些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