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銮驾的队伍很快就抵达乾元观门口。
袁淳望及李天罡领着众人拜地迎接圣驾,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观内,此刻观内的圜坛之内,数千盏长明灯早已点燃,白昼如巨,坛下案台摆放三牲、祭品、瓜果等等。
祭礼按照良辰与既定的流程开始,袁淳望、李天罡两人引路领着身着衮冕的萧贤徐徐迈上台阶走向高大的圜坛。
乾元观的道士们站立在圜坛四周,他们一个个手持着红绸裹住的绳索,目光注视着皇帝行进的脚步,当皇帝走到圜坛下面的时候,他们便会拉开遮盖在大鼎上的黄绸。
当萧贤慢步走到圜坛台阶之前,道士们便瞬间拽拉手中的绳索,直到此时,圜坛的大鼎此时才露出黄布遮盖之下的面貌。
四足青铜浇筑的复古铜鼎,稳稳当当地在伫立在十几丈高的高台之上,鼎面雕琢着云雾九龙浮现在四壁,鼎内放着早就准备好的松木,当这场大祭到尾声的时候,将会由皇帝亲手点燃这鼎内的松木,预示着天地同寿,国泰民安。
百官们陆续找到自己的位置站立,在如此庄严的场景里,所有人无不是神情肃穆的等待着祭官的引导。
大鼓,舞乐,编钟,此刻经由伶人们奏响。
圜坛本就是圆形环绕,应证着天元地方之卦,此刻,鼓乐声悠悠扬扬地响起,随着风动愈发声扬。
这是一套早就规定好的流程,不需要任何人来特别发挥,只需要按照司礼的指示照做即可,所有人只需在仪式中完成自己的职责。
随着宫商编钟的敲响,皇帝已经慢慢走到圜坛的中央,太学们按照已经排练好的约定,当最近的编钟敲音响起时,大家咿咿呀呀开始吟唱起早已烂熟于心的青辞。
“太上弥罗天,渺渺紫金阙,无极无上圣,玄穹高上帝....."
李天罡侧身在右,手持桃木奏牌笏板。
袁淳望侧身在左,他从桌案上摸索起摆放的清香,左手指尖将三根清香握住,右手捻住尾端,持起手中的清香点放在烈燃的蜡烛上点燃后,将清香恭敬的递呈到皇帝身前。
而身为此次皇族唯一的女眷,萧忬今日也出席在这场大祭里面,她彼时安安静静地站立在兄上萧霂的身后,这种祭礼于她而言是无趣又冗长,但她眼下并不能寻机离开。
若尊古礼,她本不该出现在这种大祭的场景里,可不知道袁天师是如何说服了皇帝陛下,此次特地点名让她随同观礼。
顾冕今日随几位司业站在太学院的队伍前,无论她此刻心里面对那位姑娘是如何好奇,今日她也万万不能再惹麻烦,这场大祭皇帝有多重视,朝廷百官有多谨慎,孰是孰非,她还是能够分得清楚。
百官队伍前面的萧拱和萧洙两人各站一侧,两人同为宗室,关系乃是叔侄,不过如果有心人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萧拱和萧洙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进行任何的交谈。
圜坛之上,皇帝慢慢的将手中的清香插入香炉之内,神色庄重地向着上天行三跪九叩之礼,天子受命于天,无须跪拜任何人,但天地却是无可避免。
在君权神授的框架下,若想既寿永昌,顺天意,敬天法祖,是每个皇帝都要遵循,必须要扮演的角色。
萧贤行礼叩拜天地之后,他缓缓站起身来,抬手从袁淳望捧着敬送香草的木盘内,紧紧握住一把香草,信手挥洒扬入面前正在焚烧的小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