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尚还有些灰蒙蒙的浓雾,广场上已经点燃数百盏油灯,光芒如同白昼,将寰坛周围照得通明。
此刻,几十位身穿藏青道袍的道长们正忙碌地布置祭坛,他们或检查着供品摆放的位置,或在蒲团上复查着祭文,擦拭礼器依次查验。
虽然天色尚暗,但整个广场已是人声鼎沸,预演活动的准备,大家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中。
太学生们被侍卫引至广场一侧,他们中有不少人第一次来参加大祭,虽然大家眼里流露出疲惫困顿,但更多地是好奇地观望着眼前的一切,在队伍里压低各自的声音议论起来。
顾冕看到此场景,心中并未有任何想法,她就是个临时来代管的参事,这次能来观礼纯粹是“运气”。
何况她对这种求神礼祭的事情,自己本身也并不甚感兴趣,淡漠的自己恍若局外之人在此旁观。
求仙问卜,拜首许愿?
泥抷塑金身,清香献三牲,敬上人间珍馐,呼声愿请诸神?
岂不可笑乎?
人间事,天上神。
诚心者天道命数,贪心者嘟囔索求。
神仙日日听到世人的求愿,日日匆忙赶赴去达成世人的期盼祈求。
到头来,神仙累,凡人喜,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又有谁可曾问过他们这些做神仙的?
九霄云外者,何其不辛苦,他们也愿耳畔清净。
人要是累了,还能叫嚷怼天怼地怼神仙,神要是累了,难道要和凡人一般见识么?
年长的道长领着数位助祭道长在寰坛中央做着最后的准备。
道长们身着八卦大氅,头戴莲花冠帽,依序排列队伍手持法器,乐班众人近位,陆续敲击大鼓示意众人噤声,无形的氛围感染每一位在场的人。
哪怕是这群或许由于睡眠不足,而显得有些疲惫的太学生们,大家也纷纷收敛起各自的嬉笑,整齐列队手持翎羽与青辞,昂首挺胸按序站立等待预演的开始。
天色渐渐泛白,破晓的晨光开始透过东方的云层时,乾元观观主和袁天师师出同门,正是此次三清大祭的次祭,年迈的观主缓缓信步走入寰坛中心,他的到来立刻引得全场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观主身上,太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知道祭祀仪式的预演即将开始。
观主双手恭敬地手持清香站在祭坛中心,自己屏气深吸一口长气,将清香插入香炉鼎内,随即展开双臂,恭恭敬敬地手捏子午诀朝着上天行三拜九叩礼,待到站起身来口中念诵起悠幽的咒语,熟练地踏罡步斗遥请诸神。
其他助祭的道长们立刻配合着进行各项祭祀动作,鼓乐、钟鸣、吟唱、步履叩拜,环佩作响,千位道长附音跟随次祭吟诵,整个寰坛顿时充满庄重的气氛。
太学生们虽然待在一旁,但清晰地感受到仪式的庄严和神秘,不少人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惊诧。
随着仪式的进行,天边的曙光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太学生们跟随领队的手势预演接下来的步骤,随着祭祀的进度吟唱青词,大家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细心听着道长们的指引,力求每一次演练都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