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挑哪个,女儿去便是。”
万宝宝颇为无奈,拿起两个放在人面前。一个是庆宁县主的冬日暖茶,一个是武夫人学生的师门聚会。庆宁县主是是程若珩的表妹,自然是要去的,至于师姐妹间的聚会,这由头找的太好,实在难以拒绝。
乔曦跟自己的师哥师姐并不相熟,男的有性别界限,女的又年龄相差过大,等她跟着读书,师姐们早都成了夫人。纵然在宴会上有几面之缘,乔曦这“自闭”的性子最多就是点点头。幸得这次吟风楼的聚会有唐明钰在场,精神不济的乔家曦哦啊姐坐在自己欣赏的师姐身旁倍感慰藉。
“小师妹这是怎么了,可是忆起临州伤了心?”
师姐妹相聚自是先追忆了武明珠,说起临州的事儿,乔曦可谓哀上加悲。不过小娇人儿摆了摆手,不愿让一旁的唐明钰担心。
“让唐师姐费心了。”
唐明钰没说话,把一方绢帕递到了乔曦手里,随后她自己清了清嗓子,招呼起众位师姐妹。有个上了年纪的妇人看不惯她这“主人”之姿的样子,尖着嗓子道:“唐师妹真是个热心肠,今日为乔小师妹接风,这忙前忙后的。”
闻言,唐明钰一点儿不觉尴尬。
“师姐说笑了,乔小师妹从临州回来就去善堂教书,这般连轴转,妾身也只不过是心疼罢了。”
见状,妇人笑着转向了乔曦,让婢女给这个小师妹重新添了热茶。
“小师妹你瞧,还是你唐师姐贴心,师妹此去临州不知,咱们明钰最近可温柔了许多。”
唐明钰的性格一向出挑,乔曦听后一脸疑惑地看向这个脸生的大师姐。然而,旁边有听懂的人已经皱起了眉头。
“大师姐说什么呢,咱们明钰对师姐妹一向照顾。”
闻言,略显迟钝的乔曦才明白这是有意为难,虽然不知道唐明钰发生了什么,但她还是仗义直言道:“是啊,以前来吟风楼听戏,要不是唐师姐邀请,小女还在门外进不来呢。”
这话让那妇人脸上有些挂不住,脂粉难掩的皱纹挤在了一起。
“是嘛?没想到两位师妹如此有缘。”
乔曦点点头,心中却颇为无语。明明她们师出同门,都是十年圣贤书,如今竟在这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事相互为难。
另一边的一位夫人见人面色有异,赶忙关心道:“小师妹可是乏了?”
“没,没什么,只是又想起了从前跟夫人的事。”
“哦,小师妹可愿同师姐们说说?”
乔曦冷冷一笑,环视了在座的众人一圈,朗声道:“记得第一次拜师,小女异常紧张,如今想来一切都有些模糊,唯有夫人一问一直铭记于心间。”
“问了什么?”
“夫人问我,小曦儿,你为什么读书?”
闻言,满头金钗凤饰的丽人都陷入了沉默。最后是唐明钰先回了话,只见她整了整衣装,高声道:“自然是为了大道之行。”
当晚,宴席散尽的唐明钰宿在了吟风楼。此刻她坐在梳妆台前,自己卸着头上的银饰。后面的嬷嬷想上手帮忙,但她却拒绝了。
“去休息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见状,从娘家跟来的嬷嬷十分生气。姑爷之前明明是个正人君子,要不是那个唱戏的几番卖惨,小姐今夜也不会躲到这吟风楼来。然而,唐明钰的感情不顺并不是她要夜宿在此的理由,等下人都走干净,一个黑色的身影溜了进来。只见那人身段柔软,眉眼间尽是风情。
“夫人深闺寂寞,可愿与小生共赏明月?”
唐明钰看着镜中的“采花贼”一笑,手指在头发上绕了个弯儿。
“如若君长得俊俏,妾身也愿意。”
见状,一只玉手摘下了面罩,只见白晓芸笑意盈盈地走向了镜中的老友。她们二人相识多年,每次她回上京都会如此见面。
白晓芸拿起桌上的梳子,帮人篦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在外的见闻。然而说着说着,唐明钰却突然打断了她。
“晓芸,我想清楚了。”
闻言,白晓芸手中的动作一顿。
“你啊,早该想清楚了,你那所谓的心头肉、骨中血不过如此。”
“晓芸,我说的不是他。”
“那是什么?”
唐明钰握住那拿着梳子的手,转过身来认真地看向自己的挚友。
“晓芸,你之前说的那件事,我愿意。”
白晓芸一愣,低下了头。
“你想好了?”
“我早该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