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留言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但安夏不自觉就分别用了“关中话”*和四川话念了出来。
话刚一出口,她自己就被自己这奇怪的发音戳中了笑点,声音都有些抑制不住地发抖。
【哈哈哈,不好意思,这位朋友的留言画面感太强了哈哈哈……他问的应该是音响在哪吧,就在周围这些路灯上,大家看见上面的黑箱子了吗?那些就是,音质听着还挺不错的。】
说着,她把镜头对准了周围的路灯上的音响,专门调了下画面大小,让直播间的观众能看清。
【景区提前把人声和音乐录好,表演时直接用音响放出来,让演员卡着点配合。】
天幕下,许多人依然没听明白到底什么是音响,但大概知道了那是一个可以录下声音然后放出来的神奇仙器。不少人更觉得这不是后世,而是仙界。
但紧接着,那黑箱子里穿出的声音让他们全部陷入了怔愣中。
有史官低声跟着重复:“炎黄子孙……生生不息……”
系统直接深入人心的翻译能力让即使还没有这个说法的时空也全都理解了这个词的深意。
他们看着画面中所有游客听到这句话时理所应当的表情,听到角落里的小孩子跟着重复朗诵这个词的声音,刹那间似乎都感受到了那种薪火传承的厚重力量。
景区的表演台词对于现代的游客来说皆是司空见惯的套话,每个人在小学各种节日联欢会上都或多或少听过无数次。
但对于还未出现过这种表演形式的那些时空来说,这场景区例行的普通演出却将他们完全带入到浓浓的家国情感中,让他们的情绪随着台词不停汹涌起伏。
三国末期,蜀汉。
一个老妪眯着眼使劲抬头看向天幕,长年的织布生涯让她的眼睛已经看不太清东西了,因长期种地劳作而导致的背部佝偻也让她现在的姿势显得格外别扭。
但她还是一直保持着抬头的动作,努力听着天幕里的声音。
一旁,她的老姐妹感叹道:“上面那个,就是咱们丞相啊!前些年还有人说咱们丞相死了……呸,他才死了!咱们丞相明明是去做神仙了!你看,丞相还跟咱们说‘盛世来了呢’,以后日子都要好过起来了啊。”
老妪笑着回应:“是啊,你听他说话声音多大。这说话声音大的人,身体肯定好!”
……
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的两个老妪自然理解不了天幕的真相,她们只知道自己终于见到了一直崇敬的丞相大人,还新认识了一位英武非凡,还会给她们表演翻跟头的大将军。
而此时,同时空的剑门关外。
“哈哈哈哈哈……”
钟会猛然爆发出一阵剧烈的爆笑声。
刚才他自从听到姜维“一计害三贤”的结局,脸上的表情就一直十分难看。
但当天幕上的“姜维”接过“诸葛亮”的“大开关门,与民同乐”的召令后,忽然连翻三个跟头,然后在节奏感极强的梆子声里拔出木剑,开始跳起似模似样的剑舞时,钟会阴云密布的面色霎时间就放了晴。
“这天幕哈哈哈……是全天下哈哈哈……都能看到的吧?”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钟会身旁的亲兵也憋不太住不停上翘的唇角,声音断断续续回答道:“根据之前洛阳来的消息,是这样的。”
离他们不远处的剑门关关城上,姜维的脸色由得意自豪瞬间转为一片铁青。
他咬着牙死死盯着画面中的“自己”,仿佛已经听到下方的魏军营帐轰然爆发出的巨大哄笑声。
即使那个“姜维”后面的一段祭天场景十分庄严大气,也无法缓和他似乎已经在全天下面前丢了人的羞恼。
好啊!
姜维的目光一一扫过天幕上不断拍手叫好的围观游客,牙齿开始咯吱作响。
好个立庙尊崇,香火不绝。
你们后人就是这么尊崇老子的?!
-
天幕上。
待“姜维”的剑舞表演完成后,他与扮演诸葛亮的演员一同退到一边,古朴神秘的乐声响起,七八个身穿红色战国袍的“侍女”在场地中央列队。
她们都带着半脸青铜色面具,头顶各插着一根约50厘米长的翎羽,伴着乐声大胆地舒展四肢,有节奏的摇动着头顶的翎羽。
某些时空里,有深山里的部落看到这一幕,顿时全体跪伏在地,用在现代早已失传的语言高呼着祭祀时的祈祷语。
接着是惹来无数百姓喝彩叫好的杂技表演。两个小兵打扮的演员互相托举,不断在空中腾飞翻滚,现场热烈的氛围同时也点燃了天幕下许多百姓的热情。毕竟,这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表演对于他们来说,却是足矣铭记一生的热闹事。
最终,整场演出在又一场汉代宫廷风舞蹈中结束。不少人还在意犹未尽之时,安夏已经兴致勃勃地爬上了关楼。
于是天幕下的观众们,还未从表演的余韵中彻底脱离出来,就直面了由关内到关外,瞬间从平地到高山的险峻风光。
【哇,果然人不只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地势,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透彻地理解那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就这路,当时攻打剑门关的魏军得多难啊。】
天幕下,几个时空里正驻扎在剑门关外望山兴叹的军队连连点头,目光嫉妒地紧紧凝视着景区铺就的石制台阶。
有人心道,要是他们也有这么好的路,小小一个剑门关,早给他拿下!
明朝,万历三十六年。
一个背着行囊的青年赞同点头。
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
“夏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