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网后,幸村想歇一段时间。
同时基金会方面,想资助德国的助残事业。
因为上次去德国参加表演赛,无论是对社会公共助残设施,还是联邦残疾人扶助协会的做法,幸村都觉得靠得住。这样的话捐款会比较放心。
这件事是今年再去德国旅游兼考察才定下来的。
“我回来了。”幸村进门,一眼看到院子里在练步伐的诺亚。
目前诺亚的状态还比不上他17岁…不知道算不算巅峰期的时候。技术和体能都退化了很多。但幸村可以肯定如果他去做专职陪练,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在国外的时候,团队都住在一栋别墅。客厅这种地方不再是私密场合。所以幸村如果想谈心或者别的事,基本都要敲诺亚的房间门。
今天刚回来,想放松,幸村拿了本杂志去跟诺亚分享。
“请进。”
幸村抱着本厚厚的杂志进门,诺亚躺靠在床上,闭着眼“听电视”。
“要不要看会儿书?”
诺亚关掉电视,撑起身,给幸村让出位置。他瞥到了杂志封面,“青高的校刊?”
“对。”
幸村现在算青神校园杂志的忠实客户了,坚持不懈订阅八九年,为新闻社越做越大出了分力。
这本是早苗法网后来巴黎时顺手带的春季合集,给幸村解闷。
“人工智能已经火了十年了吧,还是那么火。”幸村边看边评论。
“它的确能做很多脑力上的辅助。”诺亚按住幸村的手不让他翻页。
“我记得几年前不是瑟琳娜就说过吗?中国的武汉已经无人驾驶出租车了。”
“上海去年还没有啊。”
“谁知道呢。”
科学家对AI的研究越来越深了。幸村记得前年年底就是校刊上看到的,中国的DSK人工智能,据说已经很成熟了,非常好用,还是开源的。
所以虽然幸村投资的是本国的SKA,他还是买了DSK的API服务账号,然后连平板带软件送给立海大附中网球部的部长后辈。
立海大附中网球部,虽然这十几年里人像血液般一直在更换,成绩也有起伏,但一成不变的是幸村那时候延续下去的,已经成为类似“规则”般的:相互尊重、追求技术、要求胜利,以及……依旧没有教练。
没教练真的会产生劣势。但现在有AI。
时代变了,网球部不用再像幸村那时一样,需要他和柳从头到尾耗精力去制定每名部员的训练计划,写日程表,还有一些琐碎的杂事。
部长只用当判断者和决策者就行,这样反而更接近职业球员的理想状态。
【留言板】
***:各位同学,想讨论下未来十年材料学吃香吗?我看仿生机器人这块需求很多啊。现在还有一些没突破的技术。
***:接上一条。你说的方向热度比较高,还有高精度零部件这块,中美的研究深一点。如果去欧洲发展,环保再回收相关方面也会有些需求。总体上还是吃香的,但需要长期投入。
***:昨天SKA给我改作业的评语是:“好棒棒,只错了23分呢~”真是火大#后台是不是给它喂了“京都语”?到底什么时候批作业AI能个性化“调教”?
***:有人组队机器狗大赛吗?我比较擅长算法这块,求“梦幻组合”。可线上私聊。
***:上周看到“超越博尔特”的跑步机器人,感觉在“仿生肌腱”和“驱动系统”这两方面已经突破了,以后……
“超越博尔特?什么时候的事…”幸村转头看诺亚把平板拿来,上网搜这个新闻。
源头是在今年4月25日,美国某大学操场上录制的一段视频。银色材质的机器人仿照人的蹲踞式起跑,而在百米终点的屏幕上,时间仅9.46秒。
……
两人沉默了有半分钟,幸村又点视频重播,然后翻了翻评论。
——————————
***:换一个陌生环境,不会这么快的。地形应该已经熟悉了,剩下的就是动力系统。[大拇指]值得肯定。
***:很好,接下来我要看十公里长跑。
***:[打call]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打call]
***:当创造一次突破,那么随之而来的是无数次。短跑这项运动废了。
……
————————————
“好快啊。”幸村感叹,“我记得能走路还是…九年前,也不算快了。”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项目被机器人挑战吧?”诺亚的声音有些低沉,“AlphaGo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网球应该还早吧。”幸村搓搓手指,“对脚、膝、髋部、核心、手臂都有很高的要求。”
两人小聊了会儿,不过兴致已经淡了。
从法网结束到温网开始不过三周。第一周幸村做恢复,然后第二周花了三天往返德国。
后面八天,除了体能和基础保持,幸村需要提升发接发和网前技术的状态,以及几个强敌的针对训练。
温网开赛前三天,幸村谢绝一切个人活动,出发去伦敦。
温布尔登有着让众多网球运动员又爱又恨的“魔力”。爱它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恨伦敦的阴雨破天气。
不过这几年不只大师赛在扩张,四大满贯也跃跃欲试地探求更多赚钱途经,先是温网结束了百年来在第一周周日的“休赛日”传统,法网已经实行起15日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