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村在藤泽市呆了半个月,回来的时候心情不错。
羽多刚刚给他送来威尔士新研球拍的定型款,供幸村适应,另外年末,他还要参加几个聚会。
神奈川网协的年会,全国网协的年会(因为幸村月底出发澳洲,特地提早举办),还有青神高校的荣誉校友晚宴……
青神的校友会幸村去年就被邀请了,只是因故没参加,今年还是第一次。这种聚会虽然不是强制性,幸村反而不好推辞。
去东京的路上,幸村稍稍感到紧张。对商人老板,幸村有交际的心得,但很少独自面对一群专业人士。
青神已经放假了,但仍有不少学生留校进行社团活动。傍晚正是大家结束部活回家的时候。
年轻的面孔在后视镜里远去,幸村难免有些感慨。
宴会厅在食堂二层,幸村上学时来过。现在这里被布置成更华丽的样子。
因为不想过于引人注目,或者被留下“奢侈招摇”的印象,幸村只穿了常规的西装,并不敢套上梵特尔伯的高奢标牌。
接待的是现在的学生会长成田。
“老远就看到您了,幸村前辈。久仰大名!”
“哪里,能来这里是我的荣幸。”幸村谦虚道,“我直接进去吗?”
“不不,”成田为他接引,“我带您去川泽前辈那。”
川泽就在距离门口不远处,西装革履。见到幸村便迎了上来。
“幸村君,好久不见。”
川泽一直在等幸村,准备为他引见其他宾客。
虽然临时担当了“接引人”,川泽其实也是个厉害角色。幸村认识他的时候是三十一岁,东京大学某课题组长。他高中毕业特招,大学本博连读,毕业后直接留校。个人最大贡献是复合材料方面的一项突破。
幸村来得早,人并不多。川泽也有空带他一个个介绍。
“这位是池见总一郎,FAC首席设计师,机械专家。”
“您好。”
“您好。”池见早就礼貌地等待了介绍,打完招呼,这才笑道,“我认识,是幸村君嘛。”
“池见前辈。”一旁显老的中年人接近,“幸村君,你好。”
幸村回礼的时候,川泽为他介绍,“永田国一,鸣智大学教授,自动化专家。”
“我还去看过今年日本公开赛呢。”永田说,“呀~氛围特别热闹,就是太挤了。”
“能在一项领域做到顶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池见和蔼道,“幸村君是青年英才啊。”
“这…您过誉了。”幸村斟酌道。
“不不,一点都不过誉。写进教科书都是实至名归的。”永田摆摆手,“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一个标杆。”
“现在学校里打网球的人变多了不少。”介绍的间隙,川泽还带幸村去拿了点自助料理。
“我不知道别人,感觉青神升学来的,很多都说受了你的影响。”
“我们理科社团的教室是对着那块运动场的,我们下课休息了,都喜欢趴在走廊看你们训练来着。”
川泽也在回忆高中时光,“我印象里,那些打篮球的最臭屁,玩棒球的最嚣张,搞田径的最安静,踢足球的最张扬。当时反而对室内训练的同学印象更好。
然后对有A班同学在的社团最喜欢,很自然就这样了。但是因为艺术生和体育生是一个班嘛,所以P班学生多的那些社团就更能得到吹奏社这种强力应援。”
幸村轻笑,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人在慢慢增多,大佬们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三五成群在轻轻交谈。
幸村想低调一些,婉拒了川泽的陪伴,自己拿了本校园杂志在角落翻看。
留言板的话题主要还是科技方面的。就是有些术语看不太懂,只能看个乐呵。
比如自制的机器人安置在教室课桌边,没关窗户被吹掉了头,结果被不知情路过人士认成无头鬼什么的“校园不可思议事件”。
……
幸村正笑呢,看到有两位看上去四五十岁的大佬走过来,马上收住了表情。
“幸村君,你好。”
“前辈好。”他依次和两人握手。
“福永和夫。”
“半山瑞良。”
“早在去年就以为你会来呢。今年总算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