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应该回直线到反手区。幸村默默复盘。
很快他就意识到教练的用意。王伟有一个和幸村很像的特点——引拍会隐藏意图,或者说隐蔽性强。所以很难预判他会打出什么线路。
但王伟这一点单指正手,双反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的引拍隐蔽性较差。
教练可能想不到,这个特点幸村已经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U17世界杯和诺亚的那场比赛,幸村复盘了五次,依旧有所收获,所以他还会再复盘。
引拍隐藏意图有四种应对策略:
一是延后预判时间,会比较被动;
二是心理引导,用自己的预判动作引导对手向相反方向回球,但那只是虚晃一枪,出其不意时会很好用;
三是舍弃依据引拍动作预判,而是找到对手惯用套路和思路,以此做出判断;
四是回球路线更极端,让对手无法形成完全发力的引拍动作,自然就谈不上隐蔽性了。
王伟的球很厚重,势大力沉,这一点需要学习。但他惯用的球路比较少,战术思路也不清晰,所以很容易让幸村找到短板。
第七局幸村破发,再然后就更不必提。已经看穿了。
观赛的人不少了,结束的时候都鼓起掌。王伟绷着脸,跟幸村握下手就离场,很沮丧的样子。
周六只比两场,下午幸村想练借力反击,然后和罗伯特复盘比赛,晚餐前去做了会儿按摩。
马尔斯应该看过他的比赛了,晚上态度更热情一些,也会闲聊网球和职业的话题。
他两年前转职业,去年超龄所以没能跟随加缪参加U17世界杯。今年处在低谷期,一直一轮游,所以心里沉得很。
尼克夫今天一胜三败,很不满意,自己冷着脸看电视。王伟看起来还是有些郁闷。
周日罗伯特给幸村安排了更强的职业选手,压力很大。幸村一胜一败,也不是很开心。他对那种一拍130km/h的暴力正手毫无办法。
一旦幸村收起平时的温和神情,气质就会立即变得迫人,尤其是被那双冷静锋利的眼睛注视的时候。
舍友们都对此感到意外,但他们似乎对露出这种神态的幸村更有感觉。
因为这才是职业选手该有的好胜心。想赢不需要理由,输了心情会变差。
幸村洗脸的时候,王伟拿着盆,放到了旁边的洗漱池,抽走肩上的毛巾,放水。
“心情不好?”王伟用英语问。
“嗯。”幸村把毛巾拧干,擦脸。
王伟从镜子里瞥了幸村一眼,拧出一点牙膏。
“我没见过日本人有这种表情,你们什么事儿都很有礼貌的样子。”
幸村也从镜子里瞄王伟,这位寸头的一米八三大个,说话很实在。
“我不能这样吗?”
“不是。”王伟否认,然后说,“你很真实。”
幸村有点明白王伟的意思了,他印象里的日本人是表面礼数周到,实际也许心怀恶感的“双面人”。
“所以呢?”幸村收拾东西。
王伟想了几秒,说:“你的动作很好看。”
有点答非所问,但幸村明白了。王伟其实认可他。
这让幸村心情好了点。他是喜欢夸奖多于勉励的。
周末的比赛让宿舍里的友情破冰。所谓同行相轻,职业或者准职业,都不喜欢捧高别人降低自己的信心。但幸村的水平,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只是大家都不说而已。
尼克夫的态度慢慢变亲近了,开始和幸村讨教一些比赛时的技术和心理问题。
马尔斯和幸村比过一场,惜败,很郁闷,但是会和幸村一起复盘。闲聊时会分享前两年跟加缪一起参赛的一些事情。加缪在法国圈内真的很出名,大概是许多人的白月光了。
王伟仍跟幸村保持距离,但幸村时常在场边看到他。
其他交过手的球员都会和幸村保持良好的关系,也传开了幸村在学校里的名气。一开始幸村输得还比较多,大约六四开,强度练上去后,胜率在慢慢增加。到两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六场全胜。
“很好。”罗伯特很是欣赏,“你可以考虑职业赛场了。”
幸村的心理教练对此却看法不同,他建议幸村还是从青少年赛事起步。
“失败对某些选手来说是好事,他们以谦虚的心态从中汲取更大的经验教训。但是对你来说,过大的失败是不利因素。你需要用更多的胜利来保持信心。所以一步一步来,增强自己,了解、熟悉职业网球,这种路径更加适合你。”
“我明白了。”幸村很赞同心理教练的看法。
临走之前,他的通讯录又增加了好几页。同宿舍的三人一起出来送行。
“下次再赛场见面,”尼克夫把手里的行李箱拉杆推给幸村,“你可要小心了。”
“你的未来不可估量。”马尔斯夸赞他。
王伟摆手道别,“你很厉害。”
幸村莞尔,“下次来,还是我赢的。”
“不!”三人异口同声,紧接着各自会心一笑。
现在是现在,未来是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怎么可能认输。
幸村飞回了东京,即将规划自己的青少年征途。
在这之前,他要先倒个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