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波江看了他一眼,又看看徽章,说:“不,我不是NO.1。”
“你没见过,那个NO.1面前,你没有抵抗能力。”
“……嘁。”平等院毫不犹豫地走了。
如果真的有那种人,他一定要臭骂三船一顿。
因为下午有比赛,幸村控制了训练量,午休也没有做别的事情。
在初中组眼里,下午的比赛更值得关注,幸村、手冢都将要面对集训营的强者。
立海大全员早早等在场边,虽然听说鬼强到在集训营横着走,就算理性上分析幸村赢的几率不大——那可是高三生,而且是集训营的TOP,也不妨碍他们盲目觉得,幸村可以赢。
“应该能更新资料了。”难波江在高处就座,笔记本电脑在腿上打开,敲了几个字。
“能赢的吧?”江川无聊地坐在看台上,距离难波江两米的距离。
“我更倾向于幸村君。”监控放映室里,斋藤手里捏着幸村早晨交的的状态表。
“保持高状态的发球和压制性的球路。”松原嘟囔,倚着桌子显得有点焦躁。想打球,但现在的他,正常走路都是问题。
“第一盘会赢,后面再说。”岛田环臂看着屏幕。
教练组对比赛的预测出奇一致。他们不希望鬼赢,希望鬼的落败能给他一点刺激,不至于昔日的NO.1在这里越混越差。
不要说什么“没有职业意向但有准职业的水平,如果想打职业分分钟出道”,就这点儿集训营横的实力还没上进心,出道个鬼啊。只能被一个个赶超,在时代的班车后吃尾气。
比赛已经开始了,面对鬼时速达到180的发球,幸村的处理很有水平,化解球上速度的同时择机上网。底线回球持续变线,试探鬼的底线能力。
果然打反手位不太行。幸村失了一分,思索。
双反防守距离缩小是一方面,一旦动作到位,打出的直线回击速度太快,反而被动了。
不过,这是可以利用的点。
“好厉害的半场短击。”种岛惊叹,没想到幸村还会这一手,底线很难防了呀。
半场短击是在后场的一种击球,通常是带上旋但速度极快的抽击球,线路倾角大,向两侧打开,落点通常在外角并向界外反弹,突出一个球路短而利。优点是底线,尤其底线往后的防守型很难救球,缺点是对方容易打短球或随球上网,反而陷入被动。
另外,球路对技术要求较高,容易下网或出界。
幸村通常拿它当杀招,但今天状态很好,多用用来打乱鬼的节奏也不错。
“一局终,幸村2-1。”幸村第三局破发,随后便专心保发球局,这是比较轻松的。
“我发现他有几个习惯。”其实天海上午给他指引了许多细节,“接发的时候,比较往后,而且,反而用不好反手。应该是没有刻意去练习。你打T点的上旋,他一定接不好。”
“还有他的双反习惯单脚垫步发力,回防的时间会慢一点,这是个机会。”
“他一般不打上升期,你可以利用来抢节奏。”
就像是拿攻略玩游戏,只需即时操作即可。幸村不得不叹服,还是比赛直面过才观察得透彻。
“完全是针对性的战术发挥了。”黑部吐糟。
“不错。”松原兴致渐浓,“很老练嘛。”他这时才认可,幸村是准职业。
“如果鬼觉得可以凭借体能优势在后俩局翻盘,他就危险了。”岛田皱眉,“他不会以为第一盘放一放没问题,所以才这么安定吧?”薄弱点都快一览无余了。
啧,这么天真的吗?
教练们猜得挺准。鬼的确心眼不多,耿直的性格可能跟真田比较有共同语言。比起灵活运用战术,他更喜欢拍拍完全释放力量的实在,主打以不变应万变。
准职业都在安静地观察。找出对手的弱点是基础的意识,但操作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哪怕有攻略摆在眼前,人手残也没法通关对吧?
“第一盘结束,幸村,6-4。”
第二盘,鬼的压迫力仍在,而幸村应该是刚进状态。
球感很好!
[30:40]
鬼侧旋发球,像是预判到球路,幸村站定反手斜线。鬼回以擅长的双反直线,球速很快,横跨大半球场的幸村不防反攻——他现在有这个信心,也打出大斜线逼鬼折返跑动。
“竟然界内!”场边不少人为这个球惊呼,没有完整的挥拍动作,就一个大胯步开放式正手,用借力技巧把球打回去了,兼具速度和稳定的高球质。太难了!
因为发力不完全,鬼的球质有所下降,落点出浅,幸村小斜线短击得分。
球场边传来稀稀落落的鼓掌声,不怎么整齐,但在集训营比较难得。幸村转了转拍柄,目光灼灼。
这种“超越平常的发挥”,平时训练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现,比如有次他对墙练正手就状态绝佳,回放那几分钟的录像时,发现球路精准一致,那个连续高质球形成的圆形凹陷至今仍在墙上。连幸村自己都觉得神奇。
这一状态,被大众广泛知晓的名称为——“Zone”。
“心流。”斋藤缓缓道。
在Zone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更加轻盈,跑动更迅速,击球更凌厉,以最小的消耗最完美地表现,连疲劳感都会变得很“渺远”。
在幸村的感觉里,很快,比赛就到了尾声,直到最后一球鬼受迫出界,他才慢慢从那种超然的状态出来。
“比赛结束,幸村获胜。[6-4、6-2]”
场边再次响起零碎的掌声。鬼走向幸村,摘下了他的徽章。
“祝贺你。”
“谢谢前辈指教。”
“差不多了。”松原转头对斋藤说,“准正选们,靠你了。”
“是。”斋藤端正了姿态。
“那么,鬼?”
松原看一眼黑部,转向斋藤,“你觉得呢?”
“我不确定。”斋藤这么说道。
“那就不要。”松原摆手,“又不是多天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