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立海大!上吧上吧立海大!”
赛场仍然喧闹,双打二的选手们还没上场。
岛田翘着二郎腿坐在长椅上,面前是略显紧张的双打二组合小原、中村。
前一天晚,他对小队员们好好说道了一番。
“先谈谈双打吧。”岛田放松地盘腿而坐,右手拿着合上盖的记号笔画圈圈,“像你们这个年龄段,没有必要要求太高,我平时叫你们怎么练的?网前、下旋、高压、吊球,掌握这几样就够了。双打的重心在什么?控制。”
“立海大的两队双打,都不怎么样。”岛田随口说道,“那对二年级里面,有一个网前很差,底线的球尽管针对他。双打人到网前就是优势,技巧呢看情况用。如果你们两个人在网前都打不过一个的话,那趁早弃权,没得打。”
“是!”小选手们习惯性忽略了教练口中的消极话。
“至于另一对,”岛田慢悠悠地喝口水,“多用下旋,别把球打得太高,让他们处理得难受了,自然就有机会。”
“如果他们都到网前了呢?”星野问。
“你们不会吊到后场去吗?”岛田反问,“别告诉我这种应变都不会。”
星野鼓起包子脸,吃了个瘪。
小原与中村对视,再次过了一遍应对策略。
“不用太紧张,双打二还是有赢面的。”岛田说,“尽量针对那个光头,他看上去不太有自信。”
“是!”
另一边。
“他们的技术都不是很突出,稳定一些,主要是把节奏控制住。”幸村嘱咐。
“明白。”丸井和杰克点头。
选手入场。
幸村暂时歇一口气,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转头看向岛田。
说实话,可能跟同龄人比他确实懂得多,但跟经历了十年残酷竞争的实践者比起来,他像在纸上谈兵,尤其是双打。
对一项运动的认识,会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分解成更细致的东西。
比如一场比赛,很多部员只看到选手能惊险漂亮地救球,击球的质感又快速又深入底线。
幸村能看出这是因为选手脚步好,动作到位,能迅速判断好球的落点和反弹弧线。
岛田则更进一步了,脚步怎么好呢?是在击球后就马上回到准备姿态,并且倾向中间移动,无论球路是哪一边,都能保证有一定的初始惯性或速度。
动作怎么到位?还需根据自己前一瞬的判断和决定的战术,调整好握拍方式,再根据需要的旋转挥出适合的引拍拍面角度等等。
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提出的针对方法和可行性也就有所差异。
两边相互打量,都是二年级,身高的差距还不是特别大。
“你们好呀,这场比赛,让你们见识一下我天才的截击技术吧。”丸井眨眨眼。
小原和中村对视,就是不说话。
“比赛就比赛,不要多bb,幼稚。”岛田第一次看他们练习赛就说了这么一句话,那个语气所有部员都记得牢牢的。就算还是未成年的初中生,也不想自己看着“很幼稚”。
气氛一时尴尬了起来,好在裁判及时吹哨。双方这才散开。
立海的发球。
两名选手听从了岛田针对杰克的策略,哪怕往底线打,就是不给前排丸井打截击的机会。而后排的杰克被一来二去地调动,总会慢慢跟前排的丸井配合脱节,出现防守漏洞后,就是小相野的机会。
这就是岛田针对策略的具体实现。
幸村抿嘴,笔头抵着下巴。
场上立海略处下风,小相野是有策略,但不是每一球都能顺利按套路走的。怎么可能有用穿整场比赛的战术呢?立海靠丸井的网前对抗和长拍拉锯也能拿下几个制胜分。
只是幸村心情不太好。选手上场比赛发挥出的状态和战术,是幕后教练能力的体现。小原和中村的得分,背后是岛田在他们现有技术基础下的高效利用。
双打已经很明显了,岛田对网球的见解比幸村高。
小相野的选手虽然技术相较平庸,但、夸张点说,青少年双打也只需要那么些技术。既然专职双打,你把那些要求的技术达到就行了,余下的可以放在更多双打需要的技战术强化和意识培养上。
岛田教练对球员的培养更高效。形象点说,就是想培养成法师,80%的点数会用在智力上,然后用这个面板打最佳输出。
幸村双打过,但他没接触过专业、职业双打,就算一直有双打要区分对待的意识,也总是不自觉用单打的思维去安排决定。
所以这时他与岛田体现出来的差距,他在心底是承认的。
比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攀升。到第二次暂停,立海[2-3]落后。杰克接过水壶猛灌,双颊通红,丸井拿毛巾在脸上揉了两下。
“对不起,文太。”杰克先开口,“我总是跑太远来不及回位。”
“去救球不是当然的吗?”丸井拿起杰克的毛巾,从光溜溜的脑门上往下一擦,“我没配合好,没有及时跟着你偏移。”
杰克接手脸上的毛巾,擦汗,“但是…哎!我要不要也上网?”
“不要这么送吧?!”丸井惊了,“真笨!他们针对你,用你的长项刚他们呀,反正我不相信有底线能稳过你的双打,你就跟他们打底线怎么了?就算他们俩轮着来,我也不信能赢过你,你之前就是太没底气了,才被这么牵着鼻子走。用你的本事啊!就算用僵持到他们自己失误的方法,那也是我们的分!”
一旁的幸村会心一笑。
“我的长项…”杰克心跳快了两拍。有句话叫困境时方得顿悟,被针对得彻底没信心的杰克,触底反弹般鼓起了勇气。
杰克是个混血儿,他在巴西出生并过了一段普通的童年。巴西的网球氛围比日本还好一些,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从小进入网球学校训练,辛苦而充实,但他在一群小孩里,不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