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皇帝修书之际,大皇子只觉得心底一沉,这次他算是彻底完了。
如今皇帝对步蔺兰甚是满意,而对自己却是失望至极,只是如今外祖家中已经是功高盖主,母后已经是不得父皇喜爱了,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大皇子正是思忖着,门外传来通禀,说是陆小将军求见。
大皇子挥挥手,要陆呈桓进了门。
“殿下,您待如何?”陆呈桓行礼过后,便是询问道,“殿下若是相信属下,那么不如先登高位,诛/杀乱臣贼子。史书之上,只会歌颂殿下的功德。”他言语倒是干脆,正中大皇子下怀,步蔺珏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这样的想法。
史书,那便是记载帝王功德,他既然有登得高位的能耐,为何偏要去等皇帝回心转意呢?
不如自己杀出一条路,登得皇位,他便是斩/杀乱党的千古一帝,自是世代歌颂功德。到时史官的笔,不言而喻,落在自己手中了。
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有何不可?
“殿下,臣愿助殿下一臂之力。”陆呈桓复又说道。
实际这样的条件很难不让人心痒,皇后母族的助益本就足够庞大,如今再加上一个名门望族的陆家,说一句如虎添翼也不为过。
本是巡游沧州,现下皇帝只得先收拾大皇子留下的这些个烂摊子。
皇帝先是由地方的留下的父母官里面选了一位呼声最高的暂时出面,他好歹是当今帝王,实在不好亲自出面处理开仓放粮等的杂务。
开仓放粮,兴修水利,处理贪官污吏与冤案疑情,皇帝自不出面,只是单单暂居知州府,事务全是交给了步蔺兰查看。如今,他倒是对这个没家世没身份的九皇子刮目相看了,没什么外戚,也不存在妄图干政的母妃,是个储君的好人选。
皇帝如今虽还是年轻的面皮,到底还是上了年纪,心里思索的也多了。他现今更看重皇子的能力,而非出身。日后回京便将大皇子送到偏远的封地,他犯下如此重罪,这番作为要他草草度日,了却余生,也不算辜负了皇后。
如今沧州水患已去,步蔺兰更是收获了一批民心,确是皇位不二人选。
在步蔺兰为沧州建设之际,他倒是有个不错的发现,那苏清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满腹经纶,文韬武略皆是上乘。他有心提拔,想着与皇帝随口提一嘴。
“父皇,儿臣倒是觉得苏公子比其父更是能力出众,不若要他担任知州一位。”步蔺兰趁着皇帝现下心情还算不错,适时开口。
皇帝瞧着步蔺兰为那位漂亮公子求官位,而结合起京中的传言,心底一沉。他自是不愿接受,可也没什么办法,眼下只这一个儿子可当大统。
静默许久,皇帝示意周围的侍从退去,见周围没了外人,皇帝才开口,“小九,若是有了心上人,还是留在身边的好。”
听见皇帝的话,步蔺兰有些发怔,瞬间明白过来,“父皇,儿臣与太子妃琴瑟和鸣,与那位公子只是性情相投罢了。”
这话说得皇帝放了心,步蔺兰自是觉得那人不错,皇帝也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苏清舟是个好苗子,一道谕旨着封为沧州知州。
这一夜,步蔺兰总觉得心绪不宁,久久难以入梦。
“兰,吾想将你藏在上等海域,永远陪在吾的身边。”
“吾并未如此,因你。”
“兰,莫要与外人情爱,吾会降下灾祸。”
“你为吾的王后,早些归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