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得出结论,这买一送一确实是个好事情。
如果有100袋大米,就能变成200袋,200袋大米就能翻倍到400袋,多得许多实惠。
这个优惠得好好利用起来。
李洪军给苑小桃特批了假条,让她这10天专心完成系统任务,食堂的工作可以先放放。
食堂大师傅苑建国第一个带头支持。
苑小桃却没同意。
“所长,我能做的不多,现在就等着报纸回信,不耽误工作。”
一听此言,李洪军特地通过下洼乡工程连的同志们,联系了梁国华同志。
两人商定以后运输连的车每隔三天来一趟,一方面将剩余的石料工具拉走,另一方面只要邮局一有消息,就第一时间运送过来。
苑小桃也在崭新的大仓库里,将68积分和系统初始赠送的大米全都放出来。
一共74袋,满满堆了一地。
按照约定好的,所有物资给研究所留下百分之十,其他的都由运输连的同志们运送走,到下洼乡粮食加工厂里拆分,再由小红花合作社送到需要的乡亲们家中。
研究所的物资,就由苑建国和苑小桃两人负责管理,安排给研究员们补充营养。
听到李所长的话——
苑小桃和苑建国默契地对视一眼。
回到食堂后,在小黑板上,大师傅苑建国第一次激动地拿起粉笔,在上面写字。
他生怕写得不好看,写了拿湿布擦掉,又写了再擦擦,努力把粉笔字写得大大的,更端正一点。
写完后,在食堂门口正正式式地挂出去。
“今日特供:猪油拌饭。“
后厨里,苑建国郑重地穿上洁白的工作服,带上自己做的厨师帽,开始开火。
苑小桃心情灿烂地跑前跑后,帮忙淘米烧火做饭。
新鲜的稻花五常大米,最好的做法就是蒸。
研究员们都是昼伏夜出的夜猫子们,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思路最清晰,精力最集中,所以最喜欢通宵熬夜想问题。
两人尽可能地将动作的声音放小,不想影响到研究员们的休息,想让他们多睡一会。
苑小桃静悄悄地打了水,浸泡,淘米,洗干净了,倒进大锅里。
然后,用火柴点燃了灶膛里的干草,添了柴。
为了动作更轻一点,她连手拉鼓风机都没敢用,只拿着一把破蒲扇,呼呼地摇着烧火。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柴火灶渐渐升温,大锅盖上方热浪袭袭,冒出了滚滚滔滔的水蒸气。
蒸米饭的香气漫天遍地从大锅里溢出来,清新的稻花香充满了整个国营食堂。
就连在门口值班站岗的小战士也忍不住悄悄探头。
这股馥郁醇香的稻香随风一飘,向着整个109研究所扩散。
不管睡觉着,还是通宵熬夜艰辛工作的研究员们,还有保卫处的一班同志们都被这股馥郁袭人的米香给馋醒了过来。
“米饭!!!”
研究员老周醒得最早,正在眯着眼一边打瞌睡,一边在院子里的水龙头底下刷牙。
闻到这股香味,他眼睛都没睁开,批上一件衣服,就含着牙刷,冲进了食堂的大门。
扶着大门,他忍不住又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浓郁的稻米香气立刻盈满了他的胸膛。
霎时间,整个人仿佛梦幻般地置身于稻田的丰收海洋里,眼前晃过金灿灿压沉了的一排排稻穗。
苑建国正抬着健硕的双臂发力,牢牢端着一大盆冒着滚滚热气的大米饭,从后厨走出来,看见他,打声招呼,“老周,早。”
“剁”的一声,沉甸甸的大米饭沉重地放在了桌子上。
“哟,原来真的是大米饭,”老周高兴地将牙刷拿出来,乐得看不见牙,“我还以为是做梦闻见的味儿。”
他正正衣服,穿好扣上扣子,自在地在最前面的圆桌旁坐下。
“哪来的大米饭,这好久没吃到了。”
刚坐下,大师傅苑建国给他盛上满满的一碗米饭,扑面而来的清香稻米气息让老周不由得沉醉。
比在外面院子里闻到的气息,还要浓郁。
他一脸欣喜平静,拿着碗端起来,在安静悠闲的氛围中,想享受一个充满米香的清晨。
突然,食堂的大门又咣当一声被撞开——
研究员小丁蹦着往食堂里闯。“米饭!!”
说着,就往米饭这里扑来。
后面,还跟了许许多多的研究员们跑来。
甚至最一心科研不闻窗外事的俞周也快步赶来了。
老周侧头往门口望,看到食堂大门口又跑进来一名中年研究员,年纪只比他小上几岁,跑得鞋子都丢了一个,一进门就惊喜地大喊,“苑师傅,是米饭吗?”
老周惨不忍睹。
这、这,有辱斯文啊。
他清咳一声,把自己的牙刷悄悄藏进兜里。
他忍不住想。
现在干饭也要靠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