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河水翻涌。
下河乡工兵连的速度极快,上百人齐上阵,喊着号子,排成四队,像拔河一样隔岸悬空拉直了四条粗绳,分别将两头牢牢地绑在两岸原先的桥墩子上。
“1、2、3……把绳子拉起来!”
四条绳索凌空,悬在河面上方,霎时间连通了南北两岸。
站在远处的滩边,109研究所所长李洪军看着对岸分出几人先上了绳索,动作迅速地铺上了一块块破木板,转瞬就搭建出一个简易的吊桥。
而后,下河乡数十人背着物资,走上吊桥,快速跨河而来。另一些人留下来继续加固桥墩,搭建桥梁。
迟到了12天的物资,终于艰难抵达了。
众人短暂在河滩上休整,准备开拔前往109研究所。
只等一声令下。
他们这一来,109所的物资问题得到了解决,李洪军预先打的申请报告已经无用。
另一件事,他在报告上却只字未提。
李洪军一面观察着附近的情况,一面在巨大的河水波涛声和呼啸而过的风声中压低声音,向梁国华口头汇报新系统的事情。
“我们109所,最近发生了一个新情况……”
听完他的汇报,梁国华威风凛凛的虎目,含着千军万马雷霆之力向他直视而来。“没开玩笑?”
“当然。”
李洪军的脸色比他更为严肃,给出确切肯定的答案。
梁国华深呼吸一口河边的潮湿空气,看着河滩上在抓紧巩固修复桥基座的士兵们正在忙碌,举起手示意一下领头的人过来。“多调些人过来,今天把这座桥建好。”
“今天?”
领头的老帽头疑问,这要求是快了些。
梁国华不容置疑,直接派了命令,喊上众人出发。“其余人跟我走,去109所。”
从湍急的河边返回109所驻地,所长李洪军来时走了足足半天的时间。这一回去,大队人马带着大批物资,速度也快不上多少。
而研究所那头,研究员们早就兴奋得上了天。
众人抱住俞周,有用力拍肩搭背的,也有摸头不吝称赞的,还有鼓掌给他叫好的。
所有人一起难掩激动的神色,相互使了一个眼神,就趁俞周不防备之下,一起伸手把他抬起来,兴高采烈地往天上抛,来庆祝俞周率先攻克项目难题的好消息。
俞周冷隽的面容维持不住,也乱了头发,扬起眉梢的笑意。
研究员们整整庆祝了一上午,左等右等看不到所长李洪军的身影。
在听说李洪军要到下洼乡去一天,大家激动过后,各自不约而同地返回了工作岗位,继续收尾工作,又自动开始下一阶段的研究。
科研攻关,永远都是争分夺秒的事情。
每一分钟的时间,对他们来说都极其宝贵。
不舍得浪费。
下午,苑小桃擦干净食堂里的几张大圆饭桌,又帮堂叔苑建国做好晚饭的准备工作后,回到自己房间,闭上眼睛进入大型连锁超市系统。
她直接进入“会员中心”,在积分列表里找到对应的鸡兔同笼问题,把自己的答案写了上去。
【假如,把一些鸡和兔同时养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一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一共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解:已知每只鸡有2个脚,每只兔子有4个脚。
假设鸡=X,则兔子=35-X。
通过方程式可得,2X+4(35-X)=94。
解出,X=23。
因此,答案为笼中各有23只鸡,12只兔。】
苑小桃工工整整答得认真,手心里不觉生出点汗。
她并不是科研科班出身,相反,她出身贫寒,苑家村里只有一个小学堂,里面只有一个六十来岁的老教师授课。
她跟着读了几年,识了不少字,算数也麻利,是全村有名的聪明娃。
正因为此,在109研究所国营食堂招工时,她才被堂叔苑建国第一个推荐,来到了这里工作。
但进了109研究所之后,她才发现所里的研究员们各个博览群书,每天算着她和苑建国看不懂的神秘公式。
俞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青年才俊。
在这种学术氛围的影响下,她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每次一发工资,苑小桃就悄悄攒下钱,赶上每月末去下洼乡一次的机会,去乡里的邮局和书店里买回来各种书刊报纸和新华字典,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后来,随着经济腾飞之后,苑小桃有了更多的条件上学。上过识字班,读过夜校,也自学考过电大,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学习文化。
然而,经过学习这么多年,不管哪一次大考小考,她从来没有像眼前一样紧张过。
苑小桃蹭蹭手心里的汗,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答案,点下了“提交”。
【恭喜回答正确,成功获得0.01积分。】
立时,她就收到了系统积分的提醒。
0.01积分?
这么少?
对这个结果,她有些意外。
尽管早就知道在数十年后,这道鸡兔同笼问题已经列为小学生必备的经典题目之一,已经提前预料到了答题的积分不会太高。
却也怎么都没有猜到,竟然会少到这个程度。
只有0.01积分。
只比零分好那么一点点。
苑小桃忍不住心想。
这么少的积分,看来一般的解题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系统。
她沉住气,将俞周讲解的另外一种复杂解题思路提交上去。
这种解法记在小本子上,她已经背了下来。
还有俞周的背书,肯定没问题。
果然,这一次,取得了一个惊喜的结果。
【恭喜回答正确,成功获得5积分。】
下面还多了一行提示——
【“梅花罐头午餐肉”已解锁。
初始存货量:50。】
好家伙!
苑小桃喜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