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酥知道机会来了。
尽管因为长时间的蹲身小腿已经开始发麻,背也有些发酸,但她还是绷住身子,屏住呼吸,不错眼地盯着镜头。
在看到第一位家长从口袋里隐晦地掏出几张红票子夹到学生成绩单里时,她就赶紧按下了快门键,后面几个家长的动作也依次被成功抓拍了下来。
直至最后一位家长把金链子团吧团吧塞到许宏华手里的照片被拍到,苏酥才又蹲着身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后门,没有再听后面的对话。
走到拐角的时候,苏酥终于直起身子,转过头往废教室里望上一眼——教室里还是一片风平浪静,隐隐有人声嗡嗡,似乎没有人发觉她的存在。
没想到这次的偷拍计划这么顺利,简简单单地就拍到了关键照片,连苏酥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置信,本来还想着如果被听到声音自己可以装作野猫喵几声掩饰过去,没料到根本就没用得上。
如果深究此次成功的原因,比起自己偷拍技术高超,她甚至更愿意相信是因为许宏华这种事情干多了,以至于放松警惕,大意轻敌了。
毕竟在学生老师一扫而空的楼层里,谁会想到有人会蹲在教室后门偷拍呢?
她抚着胸口,沉稳地呼出了几口气,砰砰乱跳的心脏才稍微平静了下来,脑中缤纷杂乱的思绪也随之清晰了起来。
照片已经拍到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校领导看到这些照片。
*
白露已经过去了,气温逐渐下降,天气不再像之前热得像蒸笼似的,终于有了点秋天的样子。
苏酥起床照例喝了一杯温水,慢嚼细咽地吃完早饭,稍作歇息又做完早锻炼之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带着褚老师借给她的数码相机骑着自行车去镇上。
走之前苏酥往客厅里挂着的钟表望了一眼,指针明晃晃地指向八点半,骑车到镇上的时候也就九点出头。
一般这个时候镇上所有的超市店铺应该都已经开了门,当然也应该包括自己要找的那家饰品店——她今天去镇上就是处理昨天下午拍的那些照片的。
因为经常去买鸡蛋,所以苏酥和邻居王叔叔一家也逐渐熟了起来。
王叔叔的儿子比她小五岁,还是个小学生,最近迷上了拍照,软磨硬泡地缠着爸爸给自己买了一台胶卷相机。
好几次苏酥去他们家的时候他总是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东拍拍西拍拍,自己也是因此才知道他们家里新购进了一台相机。
相较于褚老师,苏酥当然和王叔叔家的关系更亲近些,如果想要借相机肯定是会先考虑向王叔叔借,而且根据这些日子对王叔叔为人的了解,她有很大把握确定他会把相机借给自己。
但她之所以决定向褚老师借相机,而非向王叔叔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褚老师家的相机是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和胶卷相机相比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前者可以直接把照片上传到电脑上,不仅画面清晰而且操作方便快捷,而胶卷相机只能去照相馆把照片洗出来,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都相对较高,所以苏酥毫不犹豫地在借数码相机还是胶卷相机之间选择了前者。
但是目前比较困难的一点就是苏酥家里并没有电脑,没办法把数码相机里面的照片上传。
准确的说新港村里就没几个人家里有电脑。
有些人也不是说买不起(当然苏酥是一定买不起的,因为她是真穷)——自改开之后,社会日新月异地变化,经济高速发展,几乎一天一个样儿,很多人乘着时代东风挣了不少快钱——但由于现在网络还没有完全普及覆盖人们的生活,以及大部分农村人保守朴素的储蓄观念,大家都更倾向于把钱花在刀刃上,而非追赶潮流买一台用于娱乐的电脑。
而且村里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全的义务教育,即使买了电脑也不清楚该怎么操作。
薛晴晴当年考上镇高中之后,她爷爷奶奶之所以特别高兴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新港村大部分人都是初中甚至小学没念完就辍学了——在这个落后的小村子里,考上高中就算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了。
新港村当然不是个例,附近很多村子里都是这种情况。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整个清河镇有电脑的人家也不过是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都不愿意向非亲非故的陌生人随意租借电脑,支持借用电脑公开使用的也只有两家店铺——一家是新开的电脑专卖店还有一家便是苏酥要去的饰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