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太子妃只想和离 > 第5章 第5章

第5章 第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难道是她铲了那姚黄牡丹,所以来找她算账来了?

林婠想转身逃离,就被一个声音唤住了,是祖母身边侍候的陈嬷嬷。

“太子妃,您来得刚刚好,戏就要开始了。”

林婠这才发现,她们已经站在了戏楼门口,中央的戏台子已搭起来了,此时正被重重幕帷遮掩。台下已坐满了人,是林家的众女眷,她母亲钱氏也在其中。

周围假山奇石罗列,绿荫□□间清泉潺潺流淌。

随着林婠的到来,楼内众人纷纷投来目光。就连平日里对她略显冷淡的林老夫人,此刻也慈眉善目,向她招了招手

“婠姐儿,来祖母身边坐。”

林婠轻抿朱唇,依言上前。与祖母及婶婶们相互见礼后,坐在林老夫人旁边的椅子上。

坐落后,一阵低沉而悠扬的古筝声悠然响起,戏台上掩着的帷幕缓缓拉开。画着脸谱的优伶们粉墨登场,咿咿呀呀,唱的是时下流行的杂戏《目连救母》。

一曲终了。

林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瓷器轻磕在案桌上发出沉闷的声音。

目光在林婠脸上转了一圈,落在钱氏身上,沉下脸。

“婠姐儿的喉疾,是怎么回事?你身为母亲,怎可疏忽至此?”

钱氏闻言,连忙起身。

“是儿媳的错,儿媳已着人去各处遍访名医,定会将婠婠的喉疾医治好。”

林老夫人面色稍霁。

“此事刻不容缓,务必尽快解决。太子初立,太子妃的安康关乎林家荣辱,不可小觑。”

她深知,坊间流言蜚语如刀,尤其是关乎皇家之事,一个不慎就会掀起滔天巨浪。

林家自西晋起就是门阀大家,只是二百年前,白马驿之祸起。长安城血流成河,满目凄凉。韦公有诗云: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

林家也是在那一场灾祸中灰飞烟灭。只剩下一支旁系,苟延残喘至今。

如今,林婠是林家复兴的希望,她绝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林老夫人握紧手里的龙头拐杖,略显浑浊的目光,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钱氏应道:“儿媳晓得。”

林老夫人将目光再次转向林婠,语重心长。

“东宫之事,祖母已知。你留下那舞姬,确是明智之举。往后,切记不可再任性行事,需以大局为重。”

林婠抿了抿唇,垂眸看着地毯上金色的牡丹花纹。

古筝声再度响起,又换了一曲。

时间一点点过去,几曲戏目唱罢,已是近午时。前院还没有传出太子驾临的消息,楼内热烈的气氛慢慢凝固。

一些急性子的婶婶们已在细声嘀咕。

“太子殿下该不会是不来了吧?”

另一名婶婶悄悄瞥了一眼林婠:“哎,这都午间了,要来早来了。”

“看来坊间那些传言还是……”

“咚!”林老夫人手中的龙头拐杖重重地地敲在地上,那几个窃窃私语的婶婶立马闭嘴不敢再言。

诺大的戏楼内鸦雀无声。

一向会看眼色的二娘子吴氏,笑着道:“太子殿下应是有事耽搁了,婠姐儿勿要多想。”

“对对,听说陛下已将一些朝政交给了太子殿下处理,自然是正事要紧。”

……

大家七嘴八舌说着,林老夫人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不知不觉,林婠已在林家住了半个月了。其间,赵翊别说来林府,甚至连派人来问一句都不曾。

似乎就这样默认了——

她的离宫。

林老夫人不止一次暗示,她该回去东宫了。就连她的父亲林太傅也按耐不住,将她叫到书房,问了她与太子的情况。

这日清晨,林婠照例去林老夫人的院子请安,只是今日天气有些不太好。天幕上低垂的乱云掠过,太阳在云层里钻来窜去。

大地就像是一盏摇曳的烛火,忽明忽暗。

还未进门,就听得屋内几位婶婶的说话声。

“我们二房上个月刚收的那些田地,昨儿都被吕家抢走了。”

“二哥只是一些田地被抢了,二嫂就不要在这叫苦了。我家三郎前儿连乌纱帽都被摘了,我找谁说理去?”

“我听娘家哥哥说,云家已经在张罗着要将他家女儿送进东宫了。婆母,您可要好好劝劝太子妃。这要争风吃味那也得有个度啊。”

“就是,太不像话了。”

林婠同着钱氏踏进门,屋内静了一瞬,背后说人被撞见了,众婶子都有些尴尬。

林婠淡淡扫视了圈,规矩地给林老夫人请安,坐落。

二娘子已大大咧咧地开口。

“婠姐儿,你也别怪婶婶们说话不好听。你这般下去可不行啊。你可是太子明媒正娶的太子妃,上了皇家玉蝶的。怎么能一直住在娘家呢。那像什么样子?”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就是啊,这天下有哪个女子成了婚,长久在娘家住着的?”

“婶婶们也不是要赶你,婶婶们是心疼你啊。你陪着太子殿下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现在苦尽甘来,怎么能就这么轻易便宜了别的女人呢?”

“婠姐儿你现在年纪轻意气用事,待你到了婶婶这个年纪,就知道,婶婶这都是为你好。”

林婠看向窗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