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问:“这个瓶子,价值多少银子?”
“一口价,五十两银子!”伙计斩钉截铁地道。
劲松也不多言,只是探手入袖,将那两大块银子摸了出来,放在了货架的空白处:“五十两只多不少,余下的不用找了,你给我找个袋子包好就是!”
伙计一见,大喜过望,立刻道:“好嘞,公子,你等着,我去找那种崭新的锦绣袋子给您包好,里面再塞上厚厚的棉花,这样您骑马带走的时候,哪怕摔下来,都摔不碎!”
劲松微微一笑:“袋子上的图案,可要好看些!”
伙计嘿嘿一笑,没有说话,转身就去里间拿了一个锦袋出来。
劲松接过袋子一看,只见桃红色的锦袋上,用五色丝线绣着一对交颈部而卧的鸳鸯。
“公子,如何?”
劲松没有做声,只是将袋子递给伙计:“给我包上吧!”
当劲松风风火火赶回桃园村家里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
当归正端着一碗汤从厨房里出来,见到劲松,立刻就叫:“三少爷,您去哪儿了?老爷太太等您吃饭,都等候多时了!”
劲松也不答话,只是拎了那个锦袋往自己房里走。
这时候,何大夫听到当归的声音,就对在饭桌上装饭的茯苓道:“你去少爷房里,务必叫他来吃饭!”
当归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就与劲松一起来到了饭厅。
劲松叫了一声爹,就坐下拿起了筷子。
何大夫将一个红烧鸡腿夹到儿子碗里:“你这一放学,就出去,半天不回来,莫不是又去了乌山村?”
“不是,我去滁州城里转了转。”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去滁州城?”何大夫奇道。
“我在家里呆着觉得闷,就去城里爬了爬琅琊山!”劲松边吃边道。
曹氏在一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若有所思。
第二天早上,劲松上学后,曹氏将当归叫到了自己面前。
她问:“昨儿傍晚,少爷回来,你可发现他有什么异常?”
“异常倒是没有什么异常,就是手里拎了个红袋子,里面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
曹氏哦了一声,挥了挥手,让当归去厨房洗碗。自己则来到了劲松房前。
劲松的房门是锁上的,不过,这了难不倒曹氏。她是当家主母,自然有各方的备用钥匙。
这串钥匙常年被她栓在裤腰带上,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打开房门之后,只见房间里被劲松收拾得整整齐齐。窗户面前的书桌上,就放着一个桃红色的锦袋。
曹氏急忙打开锦袋,发现里面装着一个崭新锃亮的青花瓷瓶。
这种形状细巧的瓶子,一看就是女孩儿家惯用之物。
曹氏的目光再次移到袋子上的鸳鸯图案上面,不由得若有所思。
关上房门,她回到饭厅,对当归说:“前段时间,少爷天天不沾家,说是去乌山村找同窗谈论诗文了,你知道是哪家吗?”
当归摇了摇头。
曹氏说:“你表婶不是乌山村的吗,你今儿就别干活了,去看看你表婶,探听一下少爷近来在乌山村都干了些什么,回来告诉我!”
说完,她又从手上退下一枚玉镯,递给了当归:“这个,就赏给你了!”
当归看着玉镯,眼睛登时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