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当年自己一心入宫,从未在意过这些问题,这份手书里会有自己要的答案?
陆瑶心里起疑,可是眼下却没有更好的头绪,她慢慢翻开绢书,却是看到开头,便落下泪滴。
“瑶瑶儿亲启。”
这熟悉的称呼,这熟悉的笔记,仿佛自己爷爷那老顽童般的模样又浮现在面前,陆老爷子年事越高却越爱吃糖,早早在花甲之年别蛀坏了自己的几个门牙,所以说话儿,总是漏风,叫着陆瑶名字的时候,不知不觉便会带点尾音,这是祖孙两心照不宣的小秘密,可叹的是路老爷子在病中却也没忘记,还将它写在绢书上留给陆瑶,所以陆瑶一见,便有些抑制不住情绪了。
“你见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老头子我也不在人世了,却不知是你几岁时候才能看见,我叫老张头那小子在你取得茶博士的时候再交予你,不对不对,这般想来,我家瑶瑶儿定比我出息,当年我舞象之年取了京城茶百戏的第一名,瑶瑶儿,十五、六岁便肯定能拿到头名!拿不到也没关系,不论怎样,瑶瑶儿都是老头子心中最好的孩子!
可若是拿到了呢,老头子有个小小的愿望,瑶瑶儿要是能帮老头子实现那便再好不过了,在咱们陆家老家复州,那里毒瘴横行,常生疫病,你身边那春桃丫头就是我在那里捡回来的……如果你日后不想在京城里侍奉贵人,不如返回乡里,给那些百姓点茶、泡茶可好……
嗯,瑶瑶儿肯定疑惑,我为什么这般说,我也是到这把年纪才明白茶道真意,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茶道起源的故事么……”
绢书到这儿,后半截却不知那里去了,陆瑶抬起头看了一眼张老爷子。
张老爷子脸上窘迫,尴尬的说道。
“啊……小姐、这、这不是俺有意的,老爷这绢书留的太早,俺不注意,后半截有一日烛火飘到,然后烧了,俺拼命抢救才……”
“张爷爷,无妨,我知道,爷爷说的事情!”
陆瑶摇摇头笑了一下。
茶道起源的故事?
这用不着陆老爷子再写一遍她都了然于胸,这是她小时候,陆老爷子常领着她在家里那棵大榕树下讲过千万遍的故事。
传说,这世界上第一杯茶是在神农尝百草的时候,神农为救黎民百姓尝百草中了七十二种热毒,此时有几片树叶被风吹落落入神农身边的水坑里,神农喝下了这些水,先是苦涩,然后回甘,居然就解掉了那七十二种,神农大喜便把这些树叶带给百姓以期为百姓防治疫病,解诸般热毒,这便是茶最早来历,如今依旧记载在《本草》里面。
这些故事,陆瑶早就听烂了,莫非……
陆瑶自小机灵,立刻明白了陆明老爷子的意思,而后她定定的看了一会手里的绢书,半晌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便去看看吧……”
反正总比在宫里,把茶道当成毒害他人的工具要来的强的多!
“谢谢张爷爷!我先去大堂!”
陆瑶心结得解,眉头舒展开来,对着张老爷子遥遥一拜,像只欢快的雀儿般跑了出去。
“跑慢点!今早刚落了雨,地上滑着呢!这孩子真是的!罢了罢了!”
张老爷子嘴上是嫌弃,可是嘴角忍不住的笑意,看的陆瑶心结得解,他也忍不住为陆瑶高兴。
——
到的大堂,满屋皆是恭喜道贺的人群。
陆家是百年茶道大家,茶道经典《茶书》便是出于陆氏先祖之手,是天下茶博士们修习茶道必要的典籍之一,在唐年月还随着大唐的影响力,传播四周邻国,连那瀛国、新罗国等地都有读陆家书典修习茶道的人群。
而陆瑶是这代陆家家主,是由先代家主陆明亲手指定的,所以今日道贺之人盈门,连陆家大宅附近的两条街上都挤满了道贺的人群。
“恭喜啊!恭喜!陆瑶家主,及笄之年便取得京城茶百戏头名,比老家主当年更是年轻,果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就是!就是!陆家主英雄出少年,此番成绩,前数五十年,后数五十年都没人比的上您!”
“那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多读点书吧,陆家主这分明就是兰芝玉树长于廷,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陆瑶听着这些熟悉的道贺声,也面带微笑的一一致意,然后偷偷用眼睛打量了一下来人。
这是……雍王府的茶博士景清、那是大相国寺的茶博士安宇……还有京中不少官员、亲贵们来前道贺,顺便送来贺礼,有金饰、玉壶,珍珠,等等等等。
其中最惹眼的是一株八宝珊瑚树,珊瑚树本就难得,送来恭贺陆瑶的这一株居然有一尺多高,上面挂满了各种宝器。
要知道,珊瑚二十年才长一尺,抬到陆家庆贺的这一株怕不是有百年有余了……
这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景象,陆瑶如是那十年前的小姑娘自然会高兴不已,可是她现在的心境已然不同,她虽然面上不显,心里却是黯然无比,这些荣华是献给她的么?不是!
是献给陆家经营百年,在京中,在各大贵族中的势力,是自己的这些祖祖辈辈、自己眼前的叔伯兄弟们在政治斗争中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才换来的荣华富贵。
那株珊瑚树上外人看着挂的是金银璀璨的宝器,只有陆瑶仿佛遥遥看见了无数人头血肉模糊的挂在上面,她不忍直视,别过脸去。
这时,外面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
“圣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