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又见古剑 > 第189章 尽心竭力养仙根,闻说惨祸心境平【9】

第189章 尽心竭力养仙根,闻说惨祸心境平【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或许是因为师尊的情已经到了五岳为轻的地步,韩前辈离世那一日,便成了师尊成仙的那一日。

或许是因为师尊确实是天赋异禀,又得那般指导,很可能在那般年岁早已是仙体,只是还未曾渡劫,遂并未成仙。

藏经阁中曾记载,凡人成仙,须自身修为已臻化境,度过天劫,方能成仙。天劫,就是该修道者心中最难以跨过去的坎儿。过了便成仙,没过便只能是个道法高深之人了。

而韩前辈,应该就是师尊的劫吧。[121]

师尊应当是在最后关头尚存一丝理智,这般才...[122]

师尊成仙之后,比他成仙之前,更加冰冷,更加寡言,一心扑在了剑道法术之上,成了那些人眼里仙人应该有的模样。

只是,自己知道,师尊他...仍旧还是有放不下[123]。

而这放不下的,便是韩前辈。

自那以后,师尊便过上了非常平淡的日子,直到遇见天墉城的第六任掌门。那位掌门也不知修行究竟有多糟糕,竟寻常花妖都对付不了,还是让师尊给解的围。

然就是这样,却让这位掌门像是发现了世间至宝一样,就差没有黏在师尊身上了。[124]

几乎叫做是对师尊嘘寒问暖,恨不得让师尊觉得他确实很好很好,与他合作,便能扬名立万。[125]

可对于师尊来说,师尊的俗家本就是皇族之份,扬名立万对师尊来说,算什么?

难道在这些世人的眼里,不是登临最高峰,便是最佳的扬名立万吗?

再说,师尊那时的修为已然到了一个几乎整个世人都无法超越的地步,又已成仙,这些俗世的东西对他而言,又能够重要到什么地步呢?

就连韩前辈一事,师尊都能尚存一丝理智,接受来自天劫的考验,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都能控制自己。

这些虚名,对师尊而言,又算什么?

师尊成长在仙山,又是在那么一个厉害的门派中成长,还有那么多厉害的人物教导,那时的天墉派在师尊的眼里,又能够算是什么呢?

或许那个时候的云前辈,都比这天墉派的掌门厉害。[126]

这般一看,这位掌门的邀请,实则是毫无令人动心的价值。

更何况,那个时候,若是稍微对师尊了解一些的门派,怕是都在争取师尊吧?[127]

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天墉派,又有什么样的与其他那些大门大派叫板的资格?

只是,自己也没有料到,在那许久之后,师尊确实选择了天墉派。

或许这便与书中讲的那些谋士一样吧,专挑弱势的一方,最终以弱胜强,更加凸显在君主面前的价值。

但师尊他,应该不是这么想的。[128]

虽然并不知道师尊最终选择天墉派的理由是什么[129],但毫无疑问的,天墉派确实是因为师尊的加入而兴起强大。

第六任妙法长老曾言,师尊可保天墉派三百年声名不坠。

现在看来,倒是有些一语成谶的意思。

师尊当年加入天墉派之后,就对天墉剑术进行了修缮。

修缮后的版本,也是现在天墉城弟子在学习的版本。

自修缮了剑谱和心法之后,确实天墉派整体的实力都得到了晋升。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第七任掌门不幸,竟在上任没多久之后,便仙游了。[130]

天墉城真正的崛起,是从第八任掌门开始的,也是在那个时候,这天墉派才改名了天墉城,才逐渐在修道这一块儿展露头角。

第九任和第十任掌门,则是将这种声势扩大罢了。[131]

至于涵素,或许应该称之为守门人了。

他上任之后,对天墉城的发展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仅仅的只是维持现状。

但在他收下陵端的那一刻起,恐怕维持现状都成了一件令人为难的事情。

掌门的位置是一定的,但坐在上面的人却是不同的。

任何一任掌门,这一生都不会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