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代云舟确实是有些赶时间,要去看看学堂筹备的情况。
以前代云舟吃饭往往不规律,遇上赶时间的时候,路上就对付一口了。
自从有了夫人,代云舟发现吃穿用度都好了不少,这滋味真不赖。
譬如此时,她们也是在马车上随便吃点,但这“随便”,也让代云舟吃的香甜极了。
团的小小的精致饭团,一口下去有腊肉丁、鸡蛋丝,就连白米饭都又香又糯、粒粒分明。
腌制过一夜的鸡翅,小火煎的微微焦黄,配着切的均匀的土豆条,外壳香酥,内里湿润蓬松。
穿着四块牛肉的烤串,每块牛肉之间夹着泡了盐水的凤梨块,牛肉鲜嫩多汁,凤梨清甜爽口。
还有切得大小适宜的水果块,装在一个一个的小盒子里,盒子外面还用冰湃着,用小小的银叉子叉着,正好一口一块。
......
两个人就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饱饱地,准备开工。
学堂还是分了男子学堂和女子学堂,黛玉想了又想,还是要入乡随俗,毕竟开办学堂的目的是传道受业解惑,而不是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风俗,没必要让男女同堂阻碍了很多女子来读书的道路。
男子学堂叫揽月,女子学堂叫摘星,均取一个向上生长之意。
揽月学堂由马大使负责,而摘星学堂则由黛玉主责。
今日,便是三人约好了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办学的日子。
黛玉知马大使和夫人孩子都喜欢美食,她和代云舟路上吃的,也带了同样品类但量更大的一份来。果然月琴呈上食盒来的时候,马大使眼前一亮,本就兴致勃勃,这下更充满了干劲。
“云舟,黛玉,你们来了,我已经拟好了一份草案,从清早就盼着你们来了。”马大使的夫人艾莉在侧,见状叽里咕噜和马大使说了一番。
以代云舟的水平,尚且听不懂。黛玉却听出这是艾莉在嗔怪马大使不礼貌,要按照大清的习惯叫世子和夫人才好。
马大使呵呵一笑,伸手摸了摸胡子:“我们那儿喊亲近的人习惯直接喊名字,我这一张口就喊了名字,实在不该。”
黛玉笑笑说“无妨”,代云舟也点头:“咱们之间不必讲究那么多,做正事要紧。”
于是四人便围坐在花梨木的圆桌旁,桌上铺着红色缎绣灵仙祝寿的桌布,正中间还摆着一个三层点心瓷盘,上面有艾莉亲手做的几样点心。
黛玉一时好笑,这也太中西合璧了些。
治学之道,黛玉恰巧了解一些,但她想先听听代云舟和马大使的看法。
令人意外的是,大清的代表代云舟看重技术,他觉得八股文挑选不出真正有用的人。
英国的代表马大使看重思辨,他觉得儒家思想自成体系,是精粹。
黛玉的心里,是偏向学堂教授技术的,但她觉得马大使说的也有道理,文治武功都不可偏废。八股文和儒家思想有糟粕,也有精华,沁润了国人千百年,是涂抹不掉的底色。
于是黛玉提出了四个大的门类,每个学生都需要主修一门,辅之其余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