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离开贾府的时候,还是收下了那支冷冰冰的镶宝石碧玺芙蓉花簪。
黛玉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反倒是月琴面有不忿,上马车前,狠狠瞪了一眼贾府正门的一对石狮子。
“姑娘,他们真是欺人太甚,脑袋不想要了,敢这么欺负我们!”
黛玉噗嗤一声,有了笑意:“那时候还不是咱们呢,那会儿啊,我和青山还小,两个人都病蔫蔫的,只有父亲母亲一直深信我们能好起来。在贾府眼里,也许林府就唾手可及,不怪他们垂涎三尺。”
“那姑娘还答应帮她,岂不是应了那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要我说,就该以牙还牙,让她们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才过瘾。”月琴尤不解气。
黛玉指了指月琴手里叠好了的书信:“用这个来交换你记下来,她按了手印的这个,便值得。等恰当的时候再拿出来给父亲母亲看吧,现在还没到图穷匕见的地步。到时候母亲看了,也不会再帮她们更多了。”
“不过,”黛玉轻叹,“作为一个母亲,她如此打算,总是没有泯灭良知。”
黛玉想起刚刚王熙凤最后还没忘记让黛玉带上那根芙蓉花簪,哀哀求道:“林姑娘,我知你什么也不缺,但这根簪子我实在喜欢,再放在这里,怕是难逃一劫。不如给她找个清白的去处...”
黛玉便接了过来。
此时黛玉淡声和月琴吩咐道:“找个可靠的人,先保管着,若之后...再交还吧。”
月琴明了,她虽喜欢快意恩仇,但黛玉的处理方式,仿佛也不是不可以。
黛玉撩起马车上的珠帘,最后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贾府,她想起几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些紧张。
呼啦啦一大群丫鬟和婆子簇拥着她们去拜见贾母。
而今,也许是天气灰蒙蒙的,也许是门庭冷落,偌大的贾府,看起来萧条而灰败。
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黛玉丝毫没有留恋,放下了珠帘,转头目视前方。
前路辉煌灿烂。
身后的贾府,充分印证了形势比人强这句话。
以前探春带人研判过大观园的再利用,这个事儿还没开始,就被中断了。
而今,也许是终于认清了入不敷出的现实,在贾母的授意下,王夫人带着王熙凤和探春,又重新开始琢磨怎么开源节流。
探春懂事,前事翻篇,并不抱怨。把原来的想法又梳理一番,一起商议。
于是不光大观园要利用起来,主子们身边服侍的人也要缩减。
“早点放下脸面就好了。”探春和王熙凤悄声说道。
“你以为这就有用了?不过是咱们小打小闹,能撑一阵算一阵罢了。”王熙凤并不看好。
探春盯了她一眼,眼神中略带探究之意,她觉得王熙凤和从前确实不太一样了。
但要说哪里变了,又说不上来,大概就是整个人都没了那股精气神,垮了一点下去,甚至指甲上杏红色的染甲掉了一个角,两日了也没见补。
探春以为是尤二姐和秋桐给王熙凤添了烦恼,只是哥哥嫂嫂屋里的事也不方便插嘴。
当下便只说:“嫂嫂别灰心,只往前看,总会好起来的。何况你现给巧姐儿做着榜样呢,可不要丧气。”
王熙凤也看向探春,探春是贾府姑娘中数一数二的尖儿,姑娘家是娇客,探春生的又好,神态间泰然自若,一双明眸顾盼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