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云舟回到院子里,便浣手准备写信。
侍奉笔墨的小厮月鼓已经熟悉代云舟新的习惯。之前世子时常让他代笔写信,最后落章即可。
而这封每隔几天要写的信,却不向他透露分毫。连用的信纸也不一样,有时世子到下面的州县办事,还会买当地特有的信纸。
像今天用的,便是一种古法花草纸,纸里面有花瓣或者草叶,隐隐有些植物的芬芳。
月鼓看到代云舟铺平了花草纸,便行云流水地在一旁磨墨研磨,显然是个熟练工。
代云舟这半年多来,与黛玉飞书传信不少,多是他想了各种名目向黛玉求助。
譬如马大使想开设一个学堂,教授一些小孩子英文,这次回英国把家人接过来定居的时候,也带一帮小孩子往来一趟,见见世面,美名曰为代云舟培养一批“外交官员”。
代云舟有些拿不准主意,这里英文谁都不会说,若马大使给孩子们灌输一些不好的观念,这些孩子岂不是都长歪了,胳膊肘往外拐?
黛玉便在回信里给代云舟支招,一是让马大使列出他的教学计划,最好是两种语言相对照的,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教材。二是不光孩子们可以学习英文,成年人也可以学习。孩子三观未定型,容易受到冲击,成年人便坚固稳定的多。
代云舟便回信感谢黛玉,同时附上一包烟熏腊肉,腊肉不易变质,到了京城还是好好的。黛玉着人炒了青笋来吃,青笋香脆,腊肉醇厚,味道很是不错,黛玉拒绝的话便说不出了。
为了还人情,黛玉又给代云舟寄过去几袋子自制的烤奶皮。并附上亲笔信:十斤北地的鲜牛乳,才能得一斤奶皮。牛乳倒入锅中,小火慢熬,直到慢慢地表面凝结一层,再用筷子轻轻挑起,稍微烤制一下,便成了。听闻云川之地茶叶甚好,喝茶的时候配上几块,香而不腻。
代云舟看到,便送了几团普洱茶。同样手书:云川茶的品种甚多,我偏爱此茶,林姑娘尝尝看。可惜此茶地域特征明显,无法大规模运用到你的奶茶铺子,只能咱们自己品尝了。我已许久没有喝到原叶奶茶铺的奶茶,让厨房试着做了几次,总不是一样的味道。
黛玉便写了几个配方,又附上几样代云舟可能缺少的原料,送了过去。
......
两人这大半年来,飞信往来,传信也传物,竟几无间断。以至于两人身边的人都习以为常、不以为异了。
代云舟这次提笔写信却有些迟疑,此次去京城确实目的不纯,若照实说是有一个原因是想见一见黛玉,恐怕把人吓着。代云舟稍稍思忖,才落笔:近日可能会秘密到京城一趟,有些事情信里说的粗略,希望能面谈。
几天后黛玉收到信,估摸着代云舟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了,便不再回信。
一时间,黛玉还有些不自在,代云舟的信件,有些像前世她在电商买了东西,知道路上有快递,那种期待和愉悦的感觉,能持续到拆开包裹的刹那。更何况代云舟这里,还是盲盒,每次都有新的惊喜。
有时候黛玉会想到前世喜欢的一首诗: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又因誊写这诗很奇怪,还坐在云纹隔扇窗旁,尝试改编成五言或七言诗,未果。
春莺和芳红在侧,看着一向无忧无虑的姑娘长吁短叹了一会,两人四目相对,又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