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妻儿都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他还是有些心疼。
“哪里就这么严重了,该走动就走动,只是咱们在京也有宅子,一直保养打扫着。”
“倒也不是旁的,玉儿青山现今也大了,该避嫌,咱们一家子在舅舅家住着确实不像样子。”
“就回信说如期赴宴,但住在林府吧。”
因马上离开扬州,贾敏带着黛玉清点在江淮的产业。
江淮地区土壤肥沃,雨水丰沛,藏富于民。
光论百姓的衣食住行,比起京城也丝毫不差。
甚至一些流行的风气,都是江淮流行几年后才到京城。
贾敏看着这些年在扬州的耕耘,颇有不舍。
“江南好,除却梅雨时节难受了些,总体来说是滋养人的。不知你姐弟俩回京,是否适应。”
虽感慨,贾敏还是利落地吩咐。
盈利的铺子继续营业,比如琼华阁、原叶奶茶铺,略有盈余和亏损的铺子则都变卖了。
土地田庄则都保留了,不靠田里的作物赚钱,林府待人宽厚,地租收的很低,此举则让佃户们高兴不已。
一些金银细软、常用的笔墨纸砚和印章,都妥善收好。
字画古玩单放一起。
至于枕头被褥、碗筷杯盘、大件的桌椅书架,便都放在这处宅子了。
人员反而是最简单的,林府的人大抵三类。
一类是林府的世仆,一类是贾家的陪房。她们亲人大多都在京城,这次老爷升迁回京,自是要跟了回去。
第三类是任上当地采买的,有些不愿意离开扬州的,便留在当地打理铺子。
有些愿意离开的,比如芳红,家里没人且一心跟着黛玉的,便一道回京。
理到最后,黛玉特别叮嘱一处温泉要留着,让人仔细打理。虽然不知下次来是什么时候,但泡温泉真的太舒适了!
贾敏笑道:“这孩子,咱们家京郊也是有温泉的,得闲咱们去就是了,不必巴巴地想着这一个。”
黛玉乐了,京郊有温泉她是知道的,上辈子她专找寒暑假的工作日定温泉酒店。
譬如比较火的山腰温泉,建在半山腰,每个房间都有私汤,根据私汤的类型来选择房型。
比如温泉硫磺浴、灵芝养生中药汤、芦荟养生中药汤、绿茶温泉浴、牛奶温泉浴......
那会住一晚就要两千大洋,谁想到现在自家就有温泉池子!
只要她想,可以住个十天半月。
可真是太幸福了。
与林家一样,要举家搬迁的,还有一家。
便是金陵的薛家。
薛蟠的麻烦基本平息,这一事过后,薛蟠也知道自己不着调,反而消停了些。
薛家这一搬,并不像贾敏似的缓缓而来,除了老宅外,能变卖的都变卖了。
大有一去不返之意。
实是孤儿寡母,不如投奔京城的亲戚。至少有靠谱的长辈约束薛蟠,在大家族进学也便宜些。
另外就是宝钗的婚事,翻过年去,宝钗就要及笄了。
如若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也许好。
如果落选,京城门当户对的勋贵子弟也比金陵多的多。
况且薛姨妈始终相信,以宝钗的姿容品行,一定有一条青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