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林夫人时常带着女儿赴宴,从前虽明面上没人说,私下很多传言都说林御史家一双儿女体弱多病,不一定养得大。
林夫人纵然出身贵胄,夫婿体贴有前途,也不过是无根浮萍罢了。
连带着林夫人也少在宴席露面。
如今单是为了破除这种谣言,贾敏也乐意带着黛玉赴宴。
更何况黛玉生的清辉熠熠。
纵然着意端坐,也看得出楚楚之姿,说是顾盼生辉、美玉无瑕也并不为过。
于是扬州府的夫人们,又活跃了小心思。
这日,是扬州知府余夫人举办的琼花宴。
琼花宴也是扬州府历年的惯例了。
自北宋年间,当时的扬州太守无意间在土祠内发现琼花,且作诗一首:“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
后来文人墨客竞相歌颂,琼花广为人知。
近些年来扬州知府,不管谁人在任,都会在琼花绽放的时节组织一次琼花宴。
余夫人自己家倒没有适龄的儿子,最小的儿子也成亲了。
倒是娘家托人打听了林黛玉,余夫人娘家也是两淮地区的官员,虽觉得娘家高攀,但侄子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家业的。
若娘家真攀上了林家,连带余家也受益。
于是自林夫人和黛玉进门落座后,余夫人便一直拉着黛玉嘘寒问暖,黛玉倒也不烦,长辈问什么答什么,一副很有耐心的样子。
直至苏州织造家的嫡次女苏婉莹忍不住趁着余夫人喝茶时,插嘴道:“林姐姐,想问问你今日穿的这身衣裳,看起来暖和但轻薄,配的雪狐毛领,窄窄一条,这还罢了,耳坠竟然是两个毛茸茸的球,我竟没见过。”
苏婉莹还忍着没说出口:看起来也不太名贵,怎么就这么好看呢。
黛玉笑了一下,先望向贾敏,看到贾敏颔首,方回:“妹妹好眼力,我家有亲戚盘了琼华阁,和其他铺子不太一样呢。”
“比如这个毛茸茸的耳坠,用的便是雪狐毛领的预料做的。透亮的白水晶戒指,虽不名贵,但是为了搭配今日白色的衣裳。而今天的白色系的衣裳嘛,是为了给今日的主角琼花作配。”
席间的众人,看着黛玉言笑晏晏的样子,也不知是人衬衣裳,还是衣裳衬人,都想去这琼华阁看看。
如果他们知道现代一个词汇,会觉得更适合,叫做“种草”。
第二天,琼华阁刚刚开张,门口便停满了马车。
店小二们也不慌,似乎早有预料,先把夫人姑娘们迎接进店,另有人引着车夫到旁边一个小院停马车。
竟然是一个专门的马车停放场,还供应干草和水,甚至可以以相对优惠的价钱买一小份胡萝卜犒赏马匹。
琼华阁,大厅很是气派,上书“华光宝气镶嵌珠玉,琼丝绣线织就霓裳。”
大厅之外却都用印刻着山水花卉的上等丝绸隔断,只能看到其间影影绰绰,看不到是谁。
袖口处印着“引导:文华”的姑娘穿着店里统一的服装,看着就干练。
这琼华阁确实见所未见。
苏婉莹今日也跟着母亲前来,此时她正在测试自己适合什么颜色,最终确定粉色是最合适的颜色。
下一个房间是选料子和花样,在文华的引导下,她选了粉色提花缎面为底的比甲,上面绣的花样是杏花、蝴蝶,勾边用金色丝线。
直袖和裙子则是月白提花缎面,只在滚边处绣上双鱼、双钱等福禄纹样。
她们边选,边有画师在旁画出,底部写上了花闲蝶栖三件套,交付日期为两月后,并标注了画师姓名。
文华边将图样交给苏姑娘身边的丫鬟,边嘱咐,交付日期前会有小厮送到苏家,到时可以比对一下,如果有要修改的地方,或者不合身的地方,派人来说一声,自有裁缝上门修改。
这还没完,下一个房间是首饰区,本来苏婉莹想选粉色的,但是文华拿出了一册色彩搭配,说嫩粉色该配灰色,这样更能压得住粉色的娇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