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之穿成林姐姐 > 第3章 盘点小库房

第3章 盘点小库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林如海作为两淮巡盐御史,收入不可谓不丰。

这可不是搜刮剥削来的,而是当今圣上派出自己心腹来监督,生怕反被秦淮当地富豪收买而着力补贴。再者林家靠的也不是林如海的俸禄,而是林府四代袭爵又从未分家的底蕴。

加上现今家里主子少,贾敏嫁妆丰厚,更是变着花样地补贴黛玉和青山。

一日,黛玉叫来了专管库房的秋叶,秋叶就保管着黛玉的大小库房钥匙,放东西取东西,别的活计一概不用做,也位列一等丫鬟。这活人人艳羡却也不是人人都干的来。黛玉的东西多,要用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就找的到。

正是今早雨荷为黛玉挑选了一条杏色纱绣云纹袄,想起黛玉有一对金胎穿野珠的手镯相配,令人去库房取,却一时没有找到,只得换了一对碧玉镯子。

黛玉这几年一直在强身健体上下功夫,一家人吃的用的无不细细看过,小厨房更是因为黛玉以口味不合为名换过两拨人。

而自己的小金库却是只看过账目,没有盘点过。

秋叶是个平和踏实的性子,管着仓库便也不往主子跟前凑,管的没有大疏漏,可是换一个人呢?

与其依赖人的品行,不如建立一套制度。

说干就干,黛玉先令秋叶取了账目来。秋叶的字写的着实不错,按照时间顺序,先收入库的先记,后来的后记。如果姑娘赏人了,便勾画掉,注明赏了谁。

如此这般记了满满两厚本。

黛玉将房里的一二等丫鬟叫到一起,十个姑娘分成两组,由春莺和雪雁领头,让他们每人说一条库房管理的主意,直到说不出为止,其中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她自己便也笑眯眯地用小银叉叉起桃干,配着一壶牛乳乌龙茶,作壁上观。

头脑风暴法确实好用,智慧确实要从群众中来。

二等丫鬟一个叫芳草的,说每季度都要查点一次,不是信不过秋叶姐姐,而是时间久了记不得放在哪里,要常看常新。

芳红在林府这两年,性格也活泼了很多,提建议说要按物品的类别分门别类地存放和登记,这样找起来方便。

春莺心细,说姑娘每次赏人,不一定记得清东西自哪里来,万一今儿赏的人,她跟送东西的那家有往来,让人看到了不好。如果每次送赏品册给姑娘看的时候,都能附上来源,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黛玉大笔一挥,给建言献策的都发了一件首饰,虽样式不新鲜,实实在在地,都是金子,同时共同拟下了《浮光院库房管理办法》。

第一条:每季度盘点一次,盘点三天,此期间浮光院各色人等除维持必要的工作,如吃饭、卫生外,均有任务安排。盘点每件物品均由两位分别盘点一次并在一张纸上签字。

第二条:按照品类分类造册。分为固定和可动两类。固定资产大到铺子、土地,小到贵重的床、桌、椅,凡估值在千两白银以上的均归为固定资产。可动资产品类更多,光首饰这一项就令人头晕,包括项圈、压鬓、耳坠、手镯、脚镯......材质更是金银、玛瑙、琥珀、珍珠各不相同。

第三条:登记入册时要注明来源、时间,并由浮光院和夫人春晖堂处见多识广的嬷嬷共同估值,写明价值几何。

于是浮光院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第一次清查,清查下来的结果也令黛玉更愉快了,原来这就是家底丰厚带来的快乐。

只要林家不倒,光浮光院的财富,供养两个格格也够了,何况一个不挑食的她。

《浮光院库房管理办法》也呈到了林如海夫妇免前,两人心下甚慰,之前总觉得黛玉不通俗事,只问诗书,这两年却把浮光院管的越发有章程起来。

欣慰之余,更有些自得,女儿果然是天生聪颖,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贾敏更是拿着管理办法把林府上上下下梳理了一遍,这是后话。

回到浮光院,黛玉正拿着一本《二刻拍案惊奇》在看,这里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幸得书多的很,图文并茂,图片质量更是令人惊叹,放到当代高低是个典藏线书版。

当黛玉看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的时候,不觉暗暗点头。

这个时代,还是士、农、工、商依次排序,学而优则仕,商人哪怕是做到皇商,也低人一等。

可是手里没有银子怎么行呢?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便做推磨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