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女不是有意要看罪臣的书……也不是故意要诛皇上的心,这书……是意外……”
绯红色的唇被贝齿咬出印。
康熙原本有万千话想说,又归于沉寂。
洪昇的事他本有意从重处罚,但朝野上下求情的折子不计其数。
有说孝懿皇后已过二十七日孝期,洪昇之事是被谄媚之人恶意中伤……
有说朝局刚刚稳定,不该应洪昇一人影响满汉关系……
众说纷纭,没人说洪昇之举是在诛他的心……
康熙忽道:“有人说朕处置洪昇之流,不过是借皇后丧事打压异党,你怎么看?”
啊?
这么重要的事,元贞还能怎么看,当然是跟皇帝一条心了。
但康熙的话,让元贞不由想起了佟国维。
他人对康熙的误会,何尝不是阿玛对她的误会。
她明明只失去了五点可吸收灵气,却仿佛失去的不仅仅是灵气点……
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她依旧对此耿耿于怀。就像《长生殿》案发那么久,康熙对他人的曲解也那么难以释怀。
切肤之痛,总要经历过才能感同身受。
“是是非非,只求问心无愧。皇上的清白又何须他人言说?”
元贞之言,康熙本已千锤百炼的心仿佛被一根羽毛轻轻抚过。
他把小心翼翼的元贞扶起,什么也没说,又坐会原处和隆科多一起喝茶。
百合滋养心经,玫瑰解郁去火,枸杞清肝明目。
元贞的“花茶大杂烩”,落在康熙眼中又是暖心之举。
“你有心了。”康熙淡淡道。
元贞怯怯,搞不明白康熙说的话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晚上吃的是羊肉锅子,羊是山下的农户宰杀后运上来现成的。
元贞数了人数,加康熙的随行侍卫,大概有十五人左右,少了几个回宫报信的。
梁九功安排人烧锅起火,元贞处理酱料的问题。
幸亏山上有芝麻和胡椒,勉强可以应付一餐。
元贞一直没怎么吃,倒不是没胃口,而是和大清最高统治者一桌用饭她有压力。
羊肉进嘴都变了个味,形同嚼蜡。
元贞简单对付几口,其余时候听康熙和隆科多侃大山。
她抢了梁九功的活,给康熙和她三哥夹菜。
“噶尔丹屡屡侵略我大清边境,气焰日渐嚣张。朕决意今年即对其用兵……”
……
元贞竖着耳朵听了几句,康熙大意是说今年势必与噶尔丹要有一场大战。
隆科多先是吹捧大清国力日渐强盛,再从多个角度论述对噶尔丹用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请求康熙给他一个建功立业,报效大清的表现机会。
给隆科多一个机会,他能写一篇申论。
多年兄妹,隆科多起个话头元贞就能猜中后续。见隆科多果真向康熙要求随军立功。
元贞听着好笑。
她熟知历史知道此战康熙必胜,便恰当捧场。
元贞举酒:“先饮此杯,提前庆祝陛下旗开得胜。”
酒杯到嘴边,被康熙拦下:“你觉得朕真会胜?”
“当然,此战我大清必胜。若臣女所言有虚,便交由皇上处置。”元贞信誓旦旦保证。
噶尔丹挑衅大清多年,实力强劲,不容小觑。
但元贞言之凿凿,仿佛胜利唾手可得。
想起元贞确有神异在身,康熙起了兴趣,与她定下赌约——
“好,朕若是胜了,便许你一个承诺。”
屋内二人——元贞与隆科多都想起了孝懿皇后临终指定入宫之事。
皇后亲口是懿旨,皇上亲口许诺却也是金科玉律。
这世上能驳回懿旨的只有圣旨。
这一个诺言,康熙或许便是在暗示此事。
元贞不扭捏,倒头便拜:“多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