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本宫收的男替身 > 第72章 第 72 章

第72章 第 7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户部尚书慷慨激昂,声音于大殿中回荡,“我朝繁盛,商户们按时缴纳赋税,国库充盈,钱粮满仓。老臣认为只需我等精心筹划,权衡利弊后选择最佳方案,便能使国库更加昌盛,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明昭王朝已平安度过四年,但骨子里的血性仍未完全消逝。

工部尚书随后站出队列,禀报道:“启奏陛下,若出兵讨伐必须确保道路畅通,兵部押送粮草及时。既然二位大人同意出兵,工部愿意倾尽全力,提前侦查并修缮官道,以确保不延误战机。”

向来倡导和谐的礼部也持相同意见,只是表达得更为委婉。

乾清宫内义愤填膺,各抒己见。

各部根据自身职责与利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与市井小民不同的则是话语更为委婉。

一旁静静聆听的萧抒戳了戳身旁人的衣袖,低声侧首道:“陛下最初询问的,似乎并非此事吧?是谁带头将话题拐弯了呢?”

蔫润知朝他轻轻摇了摇头便不再理会,转而看向右侧,“是陛下召你来的吗?”

“嗯。”前方讨论得热火朝天,萧沁澜亦压低了声音回应,“京师之中,关于此事的言论是不是很离谱?”

“是,我坐马车来时,已谈到百万大军压阵,马上便要攻入京师了。即便隔着厚厚的帘子,亦能听到行人与摊贩的以讹传讹。”

蔫润知凑近她耳畔,柔声说道:“安然度过许久,乍听此事便危言耸听,难免会让人联想起前朝的暴政,万民担忧。”

“原来如此,难怪今日皇兄与母后会召我前来,想必是已有了对策。”

“应该吧……”蔫润知目视着她白皙的侧脸,眼眸渐渐失神。

“朝中有能者不足,那些从前朝厮杀到至今的将领之子无人压制,皇兄召你们二人来,定然有重要任务要交代。”

萧沁澜忽然转头望向他,与他视线直直相撞,“无论任何任务,你都要小心。”

“……”

蔫润知猝不及防,被那双如绚烂清澈的眼眸逮个正着,霎时脸色绯红,心跳如鼓点般“扑通扑通”响个不停。

他慌忙侧过头,不敢再看,抿了抿唇,垂眸盯着光洁无瑕的地面,嗓子微微沙哑,含糊不清地“嗯”了一声。

萧沁澜的纤眉不易察觉地蹙起,又状若无事地收回视线,泰然自若。

百万大军?

攻到京师?

这样的谣言实在荒唐,但却直击人心。

这并不是她原先的安排,回去之后害还要详细查明,到底有哪方势力是她所不知晓的。

乡试舞弊案中的李贞合,狎妓案中的那位官员。

此两人她并未下杀心。

到底是谁,能同时瞒过太后、定国公与她的耳目,做到这种地步?

自己出生起便思索未来处境,与她年纪相仿的人,势力不会超越她。

想来只能是那些权柄与阅历,皆极为丰富的老者。

究竟是哪位朝廷命官?

萧沁澜摩挲着锦帕,审视着眼前一众臣子。

探讨仍在继续,官员们的建议合情合理,其中亦不乏让商户为国捐躯的偏激言辞,引得陛下几声谴责。

待声响渐小,庆如韩方才上前一步,弯腰作揖道:“此事关乎国家安危,不可草率决定。应审慎决策,明察秋毫,确保万无一失,方能行稳致远。”

这话听来模棱两可,明远太后忽而轻笑出声,“太傅大人是主张和议吗?”

“老臣并非此意。陛下,前线将领皆是追随太祖皇帝的功臣,且太后娘娘主政时曾下过命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随便派遣一人前去主持大局,恐怕会惹人不满,得不到一兵一卒的支持。”

意思显而易见,陆泽同样有此想法。

他重重叹息,“太傅这话虽难听,但确是事实。当年朝野内外混乱,太后娘娘不得已与众位大臣商议,下了这道圣旨。如果若贸然收回兵权,会引得人心惶惶,涣散军心。”

武将听他这样贬低,瞬间站出队列,“陛下,太后娘娘,外族掳走我朝子民,毁坏合约,这是对我王朝的公然挑衅。臣咽不下这口气,臣愿自请出战,誓死捍卫明昭王朝的尊严,将那些外敌统统杀净!”

陆泽忍不住长吁短叹,“话说得不错,但京师中将领皆身有要职。且他们虽有实绩,终究不如将领作战经验丰富。论起身份地位,也未必压得住。哎,这真是令人头痛的难题。”

听到此处,明远太后意味深长地笑问,“那依定国公所言,此次出征,该由谁来做兵马大元帅,可收服民心,拿回兵权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