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两家紧挨着,但是除了上工时间,很少见面。就算是见了面,也是匆匆打一个招呼便各奔东西。
付兰芝能理解顾家夫妇的想法。
他们不同意她的想法,和她走不到一起去,另一方面也是怕被自己连累,先摆出疏远的态度。
金文哲怕她难过,还安慰她,“小夫妻俩从来没在农村住过,肯定是不习惯,太累了。”
让她不要想太多。
然而外人的态度看法根本影响不到付兰芝。
她是个内心十分强大的女人,根本不在意外界的声音,她只想改变现状,改变现状的困境。
在思索了一夜之后,她决定主动出击。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她主动去陶瓷厂,找到了蒋君的办公室。
而付兰芝眼中忙得不见人影的蒋君,此时正坐在办公室里,悠闲地喝着茶水。
大河陶瓷厂供给劳模表彰大会的“梅花刻瓷盘”获得了领导们的一直好评,当场拍板,明年的纪念品,也由他们厂提供。
不仅如此,参加表彰的七八个县领导也露出了要合作的意思,问了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说有机会再合作。
大河陶瓷厂的前景一片大好,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奔劲十足,也让蒋君和蒯伟诚松了口气。
但是此时,蒯伟诚却看不得蒋君悠闲的状态。
他走过去,给蒋君的茶杯续上热水,提醒道,“省城大学的几位教授,可来了快一个月了,你就这么晾着他们?”
要是按照蒯伟诚的想法,恨不得把两位研究硅酸盐的专家立刻拉到陶瓷厂来,让他们赶紧上任。
他们费了大心思把几个人弄到村里来,不是为了找几个人出苦力的。
要是论起干农活出苦力,村里随便拉个人出来,都比这几位娇生惯养的大教授们干得痛快。
但是蒋君偏偏让他不着急。
她说几个人刚来,还不了解他们的人品道德,不能贸然的把人招进陶瓷厂。
另一方面,也是几个人最近都遭受了一些不好的境遇,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得。如果几人刚到,就给予他们各种优待,他们反而有所保留,对大河村和陶瓷厂心存防备。
倒不如先考验一下几人,也让他们吃吃苦,这是他们再伸出橄榄枝,才会让他们心存感激。
看着蒯伟诚的焦急,蒋君稳坐钓鱼台,“不着急。”
“你可不要把事情搞砸了,两位教授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万一人们心灰意冷了,更和我们离心了怎么办?”蒯伟诚有心担心地道。
“心灰意冷?”谁知道蒋君听了这话一挑眉,反问道,“我做了什么让他们心灰意冷?”
“虽然说要干点活儿,但是他们在省城的时候,不一定比现在清闲。相反,到了村里,我除了冷漠了些,但是对他们不打不骂,还给他们安排住处,提供粮食,让王大夫给他看病,大河村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堪称世外桃源了。”
“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他们因为这点记恨我们,反而说明这些人人品不行,我们及时止损,趁早把他们送回公社去。”
蒋君从来不走怀柔路线,对于损害大河村和大河陶瓷厂的人,向来手下不留情。
哪怕是蒯伟诚刚来时,也被她套路了一番。
蒯伟诚被蒋君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想反驳却说不过她,只能叹了口气,只能希望几位教授自求多福,能经受住蒋君的考验。
两人话音刚落,不一会,就听见门外有人敲门。
蒯伟诚松了口气,赶紧趁着这个机会逃避蒋君的视线,他打开房门,有些意外的看着门外的人。
“付兰芝?你来有什么事吗?”
“我有一份东西给你看。”付兰芝也不卖关子,直奔主题。
蒯伟诚这才发现她手里拿着一张卷起来的大白纸,他有些疑惑,想了想还是侧身,让付兰芝进来了。
付兰芝径直走到蒋君的桌前,她刚刚也听到了两人的交谈声,早就做好了准备,凝神屏气地看着付兰芝手里的白纸。
半米长的白纸在三人面前缓缓展开,露出白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
蒋君和蒯伟诚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她回看向付兰芝,“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