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蒯伟诚也不推脱,爽快的点点头,“还有一个事情。”
“市里银行觉得咱们的窑厂不正规,单单是村集体小作坊不能贷款一万元,所以我回来的时候和公社白书记商量一下,把咱们的窑厂挂靠在公社下面。”
他怕赵德元和蒋君不同意,连忙补充道,“只是挂名,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属于咱们村,公社不插手。”
“什么?”
赵德元听了蒯伟诚的话,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不过不是不忿、生气,而是高兴激动的。
“咱们……咱们窑厂能挂公社的名?”赵德元没想到自己的草台班子也有被收编的一天。
这就像私生的孩子被认回了房,走丢的孩子找到了娘,终于有靠山了。
……
随着大河村窑厂正式挂牌,更名为“红旗村大河陶瓷厂”,在村里刮起了一阵讨论之风。
先是建造两座大型窑炉,购入一批压胚机、拉胚机,引得村民有事没事就去看热闹。
更引人注意的是,大河陶瓷厂的职工不再实行原来的兼职制,而是全职上班。
这不就和城里的工人比也不差什么了,虽说工钱少了点,一个月二十块,但是也比挣工分多多了。
而且就在村里上班,不用背井离乡,怎么看去窑厂,不,现在叫陶瓷厂了,都是一件好事。
陶瓷厂原来的职工欢天喜地,高兴自己时来运转,一不小心就和城里人似的端上了铁饭碗。
而原来不再厂里上工的村民则跺脚叹气,悔恨不已。
自己当年怎么就没看出来窑厂会有大造化,早知道自己也去里面上工了。
后悔是来不及了,只能抓住这次招工机会。
陶瓷厂要发展,村里的地里也要留人,蒋君一行人讨论再三,决定除原有职工外,每家推荐一人进陶瓷厂。
年龄要求四十岁以下,男女不限,身体健康,试用期一个月,如果能胜任岗位,没有偷奸耍滑的现象,就可以转成正式工。
这个要求并不难,没有什么技术要求,只要人踏实肯干,都能留下转正。
大河陶瓷厂很顺利的招聘了五十多人,除一人之外,所有试用期员工都成功转正。
“嫂子……嫂子在家吗?”钱翠娥正看着两个孩子写作业,听到外边有人大声喊着。
她从窗户伸头一看,见胡大娘正站在院子里。
“她怎么来了?”钱翠娥眉头一皱,心里产生一丝厌恶。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泼皮过来准没好事。
她和胡大娘一直都不合,平常在路上见了都转过头去,假装没听见。
钱翠娥本打算胡大娘叫几声不答应,她自己就走了。
哪知道她今天不知道犯什么毛病,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居然迈腿往屋里来了。
“她奶奶个腿,要是让这个泼皮进来更不好打发了。”
钱翠娥嘴上小声嘀咕着,赶紧站起身来,向外走想拦住胡大娘。
“奶奶,不能骂人。”正在桌子前埋头写作业的何英英听见她的嘀咕声,不满的抬起头来,“妈妈说谁要骂人,就罚谁写三篇汉字。”
村里的大人不注意,有时候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孩子们也有样学样。
蒋君可不想让何英英和小石头也这样,就立下了规矩。
何英英规则性极强,她不光严格要求自己,还约束着小石头,瞪了一脸新奇的弟弟一眼,成功的把他学话的想法瞪了回去。
“好好好,奶奶错了,呸呸呸。”
钱翠娥也知道小孙女的性子,她一不留神就吐口而出了。
好在她知错就该、立刻认错,“奶奶先出去一趟,你们俩乖乖写作业啊,等晚上你妈妈回来要检查的。”
“放心吧奶奶。”何英英一挥手,拍着胸脯保证,“我会好好写作业的,也会看着小石头。”
妈妈可是说了,她要是期末能考前三名,就带她去市里玩。
她可期待了好久了。
钱翠娥穿上鞋出门,正好和要进门的胡大娘撞了个满怀。
她向后退两步稳住身形,上下打量胡大娘,见她满脸带笑,手上还抱着一个包裹,心下惊奇。
以两人的关系来看,钱翠娥也没给她好脸色,拉着长腔讽刺道,“呦——这可是稀客啊,那阵风把你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