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瓷心录 > 第48章 御状

第48章 御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寇清昼面上一片平静,声音也沾上几分风中的萧瑟与冷意: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李夫人不愿意相信,不如与我赌一赌吧。”

*

“素贞,你没事吧?”

巷口,舒灿歌守在马车旁,见素贞失魂落魄地走来了,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

事前,寇清昼将一方护心镜交于她穿戴,所以当时李新那一刀并未刺中。

但白衣女子的手凉得像一块冰,脸上泪痕斑斑,双眼满是血丝,像被抽空灵魂的木偶。

小桃担忧地说着:“姑娘,外面风大,先让阮姑娘上马车吧。”

舒灿歌扶着素贞上了马车,放下车帘,马车平缓启程,她将手里捂热的汤婆子揣到对方手里:

“别伤心、别怕。想哭就大声哭出来,哭过了就好了。”

她用手轻轻拍着素贞瘦弱的肩,语气坚定:

“我在这里。李四已经被抓了,接下来那些害死你孩子的人一个一个都会付出代价。我和五爷会帮你讨回公道。”

听到挚友的安慰,阮素贞抬起头来,见对方也是一副红着眼的憔悴模样,却还要强作镇定地安慰自己。

她已流了太多泪,眼中干涩,喉头喑哑,但她不能哭,从现在开始,她一滴泪都不会为那个该下无间地狱的渣滓而流。

*

腊月廿二,是太皇太后的六十大寿。皇帝一片孝心,为其在京城举办圣寿节。

宫里聚集了一百名同样今年满六十岁的老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因圣上慈恩福泽,被体面隆重地请进宫,在圣寿节上向太皇太后贺寿。

这本应是京里最热闹的事,茶楼饮茶的众人却说着另一桩事——

“听说了嘛,昨日圣寿节,圣上从宫中起驾,去京郊法华寺为太皇太后祈福,中途却冒出一女子,拦下御辇,手持诉状,声声泣血,称有冤要诉。”

众人议论道:“嚯,自太祖皇帝建/国以来,这当街告御状的可真是少之又少,听说不论是否有理,都得拖下去挨一顿板子。”

茶客点头,“不错,那女子是得依律挨上二十板子。但就在仪鸾司要行刑的当口,有个年轻后生又挺身而出,说这女子刚被婆家害了,身子扛不住,他愿意替这女子挨板子。”

众人慨叹:“这男子倒是重情义。”

有人钻出头来,斜眼暧昧笑道:“这男的莫不是她相好?”

堂下一阵哄笑,笑罢,才又有人想起似的追问:“说这么多,你还没告诉我们,这女子如此拼命,其所申之冤究竟是什么?”

众人的眼睛都好奇地看向先前起话头的茶客,那人却故意吊胃口,只说:“我也不甚了解,只知道这审问和抓捕是交给北镇抚司去做的。”

“竟然连陛下手中的锦衣卫都出动了,一定是牵扯到了宫里的大人物。”

物议沸腾之中,那人才扫视一圈众人,“确是与宫内人有关。”

众人目光热切,聚集在他身上,后者装模作样地抖一抖扇子,压低声音:

“听说,是宫里的九千岁。”

*

锦衣卫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不过短短三日,北镇抚司便已将案情审明:

江南织造局的总管太监钱炬是郑培兴的干儿,为了干爹百年后的风水宝地,联合了自称静圆山人的老道四处堪舆。

他们一开始是相中了舒家昌盛窑那块山地,便谋划诸多毒计侵占;可舒家不久后成了皇商,烧制起朝廷与西洋商人的大单子,他们无从下手,静圆山人又提出一个更为阴毒的法子——

既然天然的风水求不得,那便由后天设成。

阴童守墓之术需要阴时出生的男女婴孩,且必须在出生即死去。

静圆在明州附近打听,发现汤山的乱葬岗上,近日刚好下葬了一具符合条件的女婴,便带人将其挖出。

又找上李新,威逼利诱其妥协献出自己发妻腹中之子。

于是,其妻临盆当夜,孩子甫一出生便被杀死,交到静圆手中。

而其妻子,在发觉蹊跷后,竟被婆家人囚于陋室。遭好心人解救后又蒙受通/奸的冤屈,活活沉入江水之中。

李家动用私刑,本应问罪,但太监钱炬盘踞明州久矣,只手遮天,竟生生将此事压下,甚至就是他授意李家将产妇灭口。

五日后,卷宗由北镇抚司整理递交。

天子钦定,本案干系重大,骇人听闻,由刑部、大理寺会同都察院三司会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