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友的一句认可,能让许知韵高兴好久。
那些谨小慎微,那些反复斟酌,一幕幕在脑中划过,压得许知韵喘不过气来。
如今硕北换来的重活一世,许知韵不想重蹈覆辙,该让便宜爹清醒一下了。
———
彩衣巷,最里边的院子。新搬来一户人家,看样子很是富裕,进进出出搬了半日才消停。
月瓷站在后屋里,核验着数目,满屋子的粮食整齐地摆放着。
许知韵给的银子除了赁这两进的宅院,剩余的全买了粮食,偷偷地搬进新院子。
粮铺的老板满脸笑意,这笔买卖划算,不用自己出伙计送货,省下不少的工钱。
正房内,兰姨忧心忡忡地坐在梨花木桌前,惦记着许知韵,不知适不适应高门许府的规矩。
许府的秦氏,兰姨见过,知书达礼,端庄大气,又是候府嫡女,不会难为一个孩子的。
兰姨只能安慰着自己,恨自己做不了什么事,更不能给阿韵添麻烦。
从阿韵生辰那日起,她总觉得阿韵看自己的眼神多了些温和,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她总觉得阿韵知晓了真相,清楚亲母就在身边。
许良友来寻阿韵,说是因着长得太像被人瞧见,告知与他,他多番打听才得知的。
兰姨也是信的,确实相像,但也觉得太巧了些,越想越害怕,更不确定阿韵回许府这事是好是坏。
床帐被攥成一团,兰姨的心如入水的石头,越沉越深。
许知韵进府的头一天,整个许府像往常一般,宁静平和。
但面静心却动,府里的主子们心思各异,久久不能平静。
许知韵犹如一颗小草入了林子,渺小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地扎下根来。
进府的第二日,镜花早早地叫起了许知韵,老爷传话过来,叫二姑娘去翡翠居请安。
想来昨日太过匆忙,许知韵的举动吓到了许良友,好多事还没来得及告知。
用过早饭的许知韵坐在梳妆台前,任由镜花给她梳妆。
镜花的手很巧,前世选她贴身伺候,可没昨个儿那般随意。可是看过镜花梳的头发好才定下的。
贴身伺候的丫鬟,固然能力要出众,但最重要的是要人品好。
镜花长得不错,有些俊俏的,在一众丫鬟中美得突出,可是那双眼却长在脑瓜顶上,看谁都不屑。
真是梳妆的好手艺捧着她了,既在身边不用倒是可惜了,便把她留在身边。
之后,镜花也没跟在身边多久,在嫁入王府前就求了身契,让她老子娘领出去嫁人了,听水月说嫁了个好人家,生了娃过得不错。
如今再回许家,许知韵定然还是选熟悉的人,总归在身边留不长,还是选了镜花。
“姑娘的头发生的好,梳什么发髻都好看。今日梳个百合髻可好。”镜花拿着梳子通了几遍,笑着问道。
“好。”
许知韵看着自己发黄的发梢,这发真的好?从南临赶回来,心事重重的,一路都没吃好睡好,身子瘦了好多,头发哪会好。
不过哪有身边伺候的不恭维主子的,哪有人不喜欢听夸奖的。
那边水月捧过来几件衣服,皆是鲜艳的颜色,正是她这个年纪喜欢的。
前世为了显得自己秀丽端庄,娴静文雅。衣服首饰选的全是淡色,也不是不好看。
只是穿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选的,取悦自己才好。
许知韵指了指那套粉红色的,水月乐喜滋滋地为许知韵穿上。
姑娘肤白,就应当穿这种娇艳的颜色。
秦氏的院子离得真是远,走了半住香才到,可见是对自己的不喜,眼不见为净。
第二日的请安,是不是都准备好了,不知会有何热闹瞧。
“二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