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昆虫学家在种田文里重操旧业 > 第16章 回村

第16章 回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群“哗——”的一下炸开锅,没人想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里正,一日七十文,你莫不是在开玩笑罢。”

县城里的佣工,每天从早忙到晚,一日也只得一百文。他们在家做些黄板,就能拿到七十文,这和天上掉钱有什么区别。

人群乐开了花,不住的有人在下头喊。

“多谢里正。”

“多谢里正。”

难得村子里有这样的好事发生,里正也满脸笑意,他道:“谢我作甚,这主意是元姐儿同知县提的,大家该谢她才是,若不是她,这样的好事儿也轮不到咱们石湾村头上。”

里正的话一出,站在一旁的乔元登时成了人群的焦点,村民各个都对她投来感激的目光,一些婶子上来就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儿的夸,说她这人打小看着就聪明,语气之肉麻听的乔元耸起肩就想逃。

好容易人群渐渐散去,乔元扶着里正刚想往回走,便见乔伯石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

昨天他们已经商议好了,里正和乔元负责组织村民,乔伯石则去江明渡的鱼市采购鱼杂。

里正见他过来,道:“伯石,事情办的如何了?”

乔伯石行了一礼,“不负所望。”

里正放心下来,现如今只等着材料一到,石湾村的第一批黄板便可开始制作了。

两日后。

今日石湾村的村口,可谓是是车水马龙。牛车送着一车一车的材料过来,堵的村道上是水泄不通。里正同乔伯石一起在村口清点,确认无误,便即刻将剩下的银钱结了。

钱货两讫,西市上的店家无一不面带喜色的离开。

东西照吩咐送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场地上,乔元指挥人将材料分门别类放好,确认东西全部到齐,她这才开始教大家如何制作黄板。

事到如今,黄板的制作方法已不是秘密,但为了让石湾村人至少能吃饱这第一桶金,乔元还是同大家定好,这法子除了本村人,谁都不能告诉。

村民们不傻,白捡钱的日子可不是天天有的,哪有自己不赚这钱反倒让他人赚去的道理。众人俱表示绝不往外乱透一个字。

村民们被分成了三组,手巧些的负责裁剪黄布,力气大些的则负责清洗和熬制鱼胶,剩下的人,便负责将黄布和木片组装起来。

除了鱼胶的熬制需要乔元亲自盯着,别的事情乔元示范过一次,村民便都学会了。

周素和乔长平去去各处盯着防止意外,石湾村的村民开始风风火火制作这第一批黄板。

大家难得和谐的聚在一起,场地上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傍晚,村民们才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

这活计可比在烈日下种田舒服了多了,赚的还不少,若日日都能有这样的活干就好了。

待人走的差不多了,乔元才去各处检查。角落里已经放了两桶熬好的鱼胶,另一处靠墙的地方堆了一堆比小丘还高的黄板。

这么多东西,乔元光走着看都得费上一会儿功夫,难以想象是只一日功夫做出来的。

她看的有些咋舌,咱这劳动人民也太能劳动了。

做出来的第一批黄板,乔元有自己的规划。

反正这黄板是治金台县蚜害的,石湾村也属金台县,这匹黄板便先用来将自己村的旧黄板换下,若有剩余,再拉去离的最近的古崖村。

先前黄板供给紧张,只够分给集中地里的村民,现下产量上来,乔元同里正商议过,凡是住在石湾村附近的人,统统都能分到黄板。

如此一来,便能彻底杜绝蚜害复发的可能。

昨日忙的晚,趁着夜色再挂黄板便不太合适,第二日凌晨,乔元挑了几个手脚麻利又细心的,学着她一起刷鱼胶。刷完鱼胶的黄板,没一会儿就被送到了地里。

有了先前挂黄板的经验,这回村民们动起来可谓是是驾轻就熟,眨眼的功夫石湾村田地里的黄板就焕然一新。

旧的黄板被换下来之后,全都被摞到无人的角落里,由专人负责,一把火带着蚜子烧的干干净净。

挂完黄板后,乔元照例下地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便带着剩下的黄板跟着里正一齐去了隔壁的古崖村。

古崖村虽名义上在隔壁,但石湾村一行人走起来也要费上一番功夫。这一次一共带出来十五个人,有负责拉鱼胶和黄板的,还有乔元教了能刷鱼胶的。

金台县村庄太多,村落之间也很是分散,趁着这次机会,乔元教会他们挂黄板的方法和技巧。

在接下去的这段时间里,这批人将会成为石湾村给各村送黄板的主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